门头沟区建立“1+X+N”培训体系助推新一届村居干部素质提升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6-06
门头沟区在全面完成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压茬启动2019年农村和社区干部“1+X+N”系统培训工作,即1次“两委”负责人集中培训、X批人员分类培训、N场重点专题培训,进一步筑牢干部思想基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突出政治统领,把准培训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做到每个班次都有老师导读讲解、学员研讨交流,并围绕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能力教育、区情教育等方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坚持以落实生态涵养去功能定位为目标,围绕推动地区“三四三三”工程和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设置区委书记讲党课、“两山”理念、“两个条例”、民族统战、创城攻坚、巡视整改等专题课程,并结合村居实际,举办美丽乡村建设、低收入帮扶、“三资”管理和社会建设工作精神解读等专题讲座,引导干部在推动地区发展中彰显政治担当。
突出岗位职责,注重精准施教。以发挥“顶门杠”作用为目标,率先启动村居“两委”负责人任前培训,全方位提升书记主任理论素养、眼界格局和基层工作水平,并安排任党组织副书记的社区民警、对口帮扶地区部分村“两委”负责人共同参训;针对新任村书记主任“底气不足”问题,举办新任村“两委”负责人培训班。以加强核心骨干力量为目标,继续开展第一书记培训班,通过驻村研学、参观研讨等强化能力提升;联合北京大学对优秀社区干部开展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研修班,努力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以提高“两委”接班人素质为目标,分别组织开展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农村党建助理员培训班,强化实务与技能培训。
突出村居特点,强化因地制宜。针对生态涵养区转型发展需要,在多层次培训的基础上,分类培训门城地区、深浅山区干部,进一步满足培训个性化和差异化要求。在服务领域方面,对各涉农单位和涉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地区的干部,举办新农村建设能力培训班;对重点社区的干部围绕服务管理、社区自治、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等开展办进修培训。在外出交流方面,组织拆迁地区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参观学习,组织特色镇街围绕村庄规划进行实地观摩,组织生态旅游镇围绕产业发展考察交流,因地制宜提高干部能力素质,切实做到“干什么学什么”。
突出载体创新,提升培训效果。积极转变培训方式,通过体验式、案例式、交流式等方法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获得感。探索体验式情景教学,举办“演练课堂——社区沙龙”,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享+小组参与”模式,培训社区议事协商方法。加强案例式现场观摩,组织干部到外区实地学习先进经验,到全区典型村庄驻村研学。加强交流式学习,探索开展“支书有话说——经验交流”小课堂,大力推荐优秀基层干部现身说法;举办“团队驿站”“听课有感”活动,通过头脑风暴会等解决干部疑惑、共享经验成果;组织“车厢分享会”,利用乘车时间开展“见缝插针式”思想交流。培养自主式学习习惯,通过“晚间读书”活动,鼓励干部利用业务时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将学习贯穿工作始终,不断提高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