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玉桥街道工委实行“四管”模式推进党员分类管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6-20
通州区玉桥街道工委出台《关于党员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结合党员实际分类实行目标管理、双重管理、设岗管理和温情管理,推进党员日常管理精细化精准化。
机关和社工党员“目标管理”。立足基层群众需求,坚持强党性、提素质、强服务、促创新为目标,对街道近200名机关和社工党员进行目标管理。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实行一支部一方案,结合科室职能和各社区社工党员特点进行分类积分、量化考核,激发党员干事热情和为民情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满意度。实施党员三年培训计划,采取专题培训、组团宣讲、素质拓展、外出参观等形式,分批分类对机关党员、社区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等进行培训。两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30余次,培训机关和社工党员5700余人次。
在职党员“双重管理”。依托“党员E先锋”系统,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工作,健全在职党员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等机制,探索在职党员单位和报到社区“双重管理”的有效途径。在落实好在职党员回社区集中活动日的基础上,结合在职党员自身特点,探索将其编入各类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与社区党员共同开展服务活动,并定期向在职党员单位反馈有关情况。截至目前,已接收在职党员5144名,17个社区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服务25次,累计参与活动的在职党员3267人次。
离退休党员“设岗管理”。根据离退休党员年龄、身体状况、专业特长等方面特点,实行因人设岗分类管理。依托“街巷长”制,选用部分离退休党员担任街巷管家,划分责任区,定期巡视街巷,参加街巷理事会会议,对存在问的题进行登记、协调并监督整改。结合“三区一门”党建模式,采取党员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用责任心强、群众威信高、协调能力好的1300余名离退休党员担任层长、楼门长,推进邻里自治和“楼门文化”等群众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服务联盟”组织凝聚作用,整合楼门文化建设、法律咨询、老年陪伴等10支离退休党员志愿服务力量,完善党员服务地图,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累计解决群众困难2万余件。
流动党员“温情管理”。在17个社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集中管理组织关系无法转到当前工作地或居住地的流动党员。在各社区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双向备案”制度,确保流动党员能够正常过组织生活。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岗,指派专人负责联系流动党员,及时登记《流动党员活动证》,定期向流动党员发放学习材料,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热线,实行全天候服务。
上一篇:平谷区黄松峪乡白云寺村召开区派第一书记村级民主测评会
下一篇:西城区开展基层党建讲习所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