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加强村级组织“三务公开”,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7-12
通州区积极推进村级组织“三务公开”,通过健全机制、统一标准、强化督导,扎实做好“三务公开”每一环节工作,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
健全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召开村级组织“三务公开”工作推进会,区委农工委、区民政局、区经管站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进一步明确“三务公开”具体内容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任务。明确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三务公开”工作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各乡镇统筹纪检、组织、民政、经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镇级组织部门审核党务公开材料职责、民政部门审核村务公开材料职责、经管站审核财务公开材料职责,打好整体仗。
统一标准,制定公开目录。先后下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通知,将“三务公开”的各项任务进行细化。统一公开标准,制定村级组织公开目录和公开模板。党务公开内容按照组织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五个方面分为25项,村务公开内容按时限区分为三类15项,财务公开内容包括集体经营收入、支出等八个方面。严把公开时限关,遵循公开时限与公开内容相适应原则,实行动态监管,要求长期公开不足一年、阶段公开不足3个月、即时公开不足15个工作日的公开内容不能无故撤换,对过程中有变动的严格审核、及时更新。完善公开阵地,由镇级组织部门统一制作“三务公开”展板,各村根据实际,选择党员活动室、公开栏、村报、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载体进行公示。
强化督导,增强工作实效。督促指导各乡镇组织各村工作人员进行“三务公开”专题培训,帮助掌握“三务公开”相关内容,并安排专人负责答疑释惑。建立乡镇包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等组成的多层次督导体系,对“三务公开”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村民普遍关心、容易引发矛盾的事项进行重点监督。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便民电话,利用自媒体等多种方式,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畅通反馈渠道,确保群众疑问及时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