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推动“双报到”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房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7-23
房山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回社区(村)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通知》,推进“双报到”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良性轨道。
列好“任务单”,形成服务长效。采取“固定+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搭设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固定动作主要是结合全区开展的环境清洁日、机关作风整顿工作等,要求在职党员原则上每月参加一次环境卫生清洁活动,每季度参加一次固定主题党日活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民情倾听类活动。自选动作主要由各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各社区(村)结合实际自行设定,按照“居民所需、党员所能”原则,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党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确保在职党员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次数不少于6次,时间不少于12小时。此外,要求报到单位立足人才、职能优势,成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提供送政策、送文化、送清洁、送技能等各类特色服务。
找准“切入点”,提升服务实效。积极推动“双报到”工作与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将报到的基层党组织广泛吸纳到各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中,根据社区(村)党组织在组织建设、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公益性共建服务活动。目前,全区各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已吸纳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基层党组织300余个。另一方面,在网格化管理中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要求每个网格配置5—10名在职党员担任兼职网格员。目前,已有1136名在职党员作为兼职网格员纳入网格管理。
装好“驱动器”,增强服务能效。要求各党(工)委通过走访联系、书面反馈等形式加强日常跟踪督导,街道(乡镇)通过建立临时党组织、临时党小组的形式对辖区报到党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建立双重考评机制,一方面,街道(乡镇)根据社区(村)党组织反馈意见,对报到单位和在职党员表现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并以此作为党组织分类定级、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区委组织部将“双报到”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年度城乡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和区直部门领导班子党建考核内容。同时,积极探索机关党员干部评先表彰、提拔任用前征求报到地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有效机制,将在职党员回社区服务情况作为全面了解干部“8小时”以外表现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