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桥梓镇三项措施创新协管员队伍规范管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怀柔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10-23
桥梓镇党建引领村级协管员整合工作,探索出符合本镇实际的协管员规范管理办法,实现全镇协管员队伍的规范管理使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稳妥推进减员增效。按照“经费总额不减少,人员总数不增加,鼓励一岗多责,稳妥推进减员增效”的原则,将16类938名村级协管员划分为重点整合人员、保留并兼顾其他职能人员、不做统一要求人员三大类,充分结合村域实际和现实岗位需要,逐村制定规范整合工作方案,实现因村施策,分类整合。建立协管员定额管理机制,对协管员队伍实行定额控制,除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再增加协管员数量。建立村级协管员准入制度,在学历、专业、年龄、政治素养、身体素质等方面设定条件,提高协管员综合素质。目前,桥梓镇24个行政村协管员整合工作已全部完成,整合共涉及364人,减员273人,占此次整合人数的75%,人员规模减少,结构实现优化。
建立权责统一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镇村两级考核制度,镇级层面按照“对村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制定《村级社会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具体对社会管理的各项事务进行考核;村级层面在明确岗位设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协管员考核办法》,对人员的管理考核、工作辞退进行规定,形成“人随事走、用事管人”的考核导向。加强协管员教育培训,区、镇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加大对协管员日常业务及专项工作的指导,督促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协管员经费拨付机制,将原有市、区财政负担的财政补助资金,全额拨付到村统筹使用,不再由职能部门直接发放到协管员本人。各村根据协管员统筹使用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确定报酬发放标准,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在协管员管理考核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协管员激励机制,制定奖励办法,镇政府每年拿出部分经费,用于协管员日常管理考核及村级工作统筹,作为村级考核奖励的补充,逐步建立适度的协管员工资增长机制,确保协管员队伍的长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