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光明街道“三分法”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顺义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9-05
顺义区光明街道工委依托“三分法”,针对不同党员的不同特点分类施教,在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围绕素质提升,坚持“三个结合”
街居干部党员担负着街道和社区建设的重任,对其培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坚持“三个结合”:一是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工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4次;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每月至少集中学习4次;各科室每月至少集中学习2次;与清华教育机构合作,打造精品党课12期;充分发挥街道党校培训的主阵地作用,每年开展为期5天的“基层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班”。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强化自我学习,提出“每人每年阅读两本好书”学习要求,每人每年至少完成1篇读书心得。二是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广泛征集党员干部意见,列出工作中重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坚持“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例如针对党员干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信息写作、保密意识等相关问题,街道工委邀请区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来进行讲解。三是学习成效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在学习要求上坚持“严格规范、挂钩考核”,街道工委研究制定了《顺义区光明街道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中心组学习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同时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围绕老有所为,坚持“两多两少”
针对社区离退休党员年老体弱、生活经历丰富、居住相对分散的特点,在教育方式上坚持“两多两少”:一是“多分散、少集中”。社区党组织按照便于活动、有利教育的原则,就近合理划分党小组,18个社区党总支共划分90个党小组,日常教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小组完成。对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党员,社区党组织坚持“送书上门”、“送学上门”,为身体不便的老党员提供服务。二是“多引导、少说教”。将教育内容融入到集思想性、知识性、保健性于一体的有益活动之中。例如滨河一等社区党组织通过组织老党员 “七一”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广大离退休党员在受教育过程中激发了活力,成立了“离退休老干部义务指路队”、“社区安保服务队”等义务服务队伍,并积极参加社区党员清洁日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回馈社区,服务群众。
三、围绕按需施教,建好“网络课堂”
针对个体劳动者、私企员工和流动党员等分布广、流动性强、集中教育培训难度大等特点,街道工委重点建设“网上课堂”:一是建设党员微信群,街道层面建立书记、副书记微信群,社区层面建立支部委员微信群,集中管理骨干党员。再通过各骨干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动员其他党员入群,实现18个社区党总支党员微信群的全覆盖。街工委、社区党总支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把要传达的会议精神、重要文件等发到微信群中;将不涉密的电子学习资料在群内共享,方便大家查阅。二是创建远程教育试点,建设19个远程教育站,在网络上进行党课培训,为党员们了解党的政策、学习党务知识打造灵活便捷的平台,有效增强了党员教育工作实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