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党委围绕“三个突出”,着力“建强、督好、做实”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1-28
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党委突出三个方面,不断提升各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各委员会“建强、督好、做实”,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障。
突出资源整合,建强组织凝聚合力。制定《于家务回族乡关于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方向和运行机制。将11家驻乡单位、2家结对共建单位和18家帮扶单位全部纳入乡域各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资源。目前,在乡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统领下,分别成立了23个村级分会、1个社区分会、1个外联委员会以及学校、卫生系统和园区非公企业系统2个行业分会,有效凝聚了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突出过程管理,抓好督导提升质量。全乡12名包片领导、23名包村干部全部进入各村级分会,由包片领导任主任、包村干部任副主任,全程统筹指导各分会日常工作。创新实施“监督评价”工作机制,由乡组织部门牵头,围绕制度建设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按季度对23个党建协调委员会村级分会的运行情况进行督查打分。目前,已开展2轮次的打分工作,下一步将结合打分结果,聚焦问题和短板精准施策,推动整体提升。同时,要求各委员会通过工作报告、联络员会议等形式,定期将工作进展、工作计划向成员单位和群众代表进行通报,接受监督和指导,增强基层参与度。
突出民生导向,做实服务造福群众。严格落实“四个双向”和“三个清单”工作机制,梳理汇总资源清单74项、需求清单69项、项目清单77项,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围绕基层群众普遍关注的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方面问题,相关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首都儿科研究所通过设立教学实践基地、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微信答疑群、开设治疗转诊绿色通道、定期坐诊等方式,为群众送去健康;区科协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协助富各庄村党支部开展“庭院经济”项目,通过免费种植技术培训、联系销售渠道等方式,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通过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基层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