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冲锋在一线”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房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7-26
面对近日持续出现的强降雨天气,房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冲锋在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齐心协力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区委部署在前。区委、区政府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统一指挥调度,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抢救受困群众,先后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部署雨情检测、人员撤离、卫生防疫等相关工作,并提出“七包七落实”工作要求,即区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单位包职工、教师包学生、景区包游客;落实避险讯号、避险路线、转移人员、转移路线、防汛避险棚、抢险队伍、值班报警人员。据统计,23、24日两天共累计转移20个乡镇215个村4325户11981人,关闭涉山涉水景区25家,劝返游客及欲进山人员8000余人。同时,区委组织部发布《关于在防汛抗灾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带动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号召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靠前指挥,各级党组织有效动员、凝聚力量,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干部冲锋在前。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即时下村、靠前指挥,做到指挥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吃住在一线。区领导率先垂范,全面落实辖区防汛责任制,分赴防汛一线检查指导相关工作;25个乡镇(街道)坚持“一线工作法”,党政正职领导24小时值守,全区1576名包村干部深入一线排查灾害隐患点、摸清群众受灾情况,镇、村党员干部现场处置解决各类问题;12个防汛分指挥部全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全区防汛抢险队伍38支2.6万人全部到岗待命。史家营乡112名乡村两级干部坚持24小时值守,定时巡查地质灾害易发点,准确掌握险户情况。拱辰街道领导班子、包村包社区干部及村(社区)全部到岗到位,执行“白加黑”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良乡镇包村干部带领各村党支部班子对辖区范围内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要设施等进行地毯式摸排,共摸排出隐患点73处。十渡镇全体干部、党员值守防汛一线,向居民宣传防汛知识、应急自救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加强景点、水面娱乐项目监管,并做好泥石流易发区和老旧房屋村民的避险转移工作。
党员示范在前。全区广大党员深入落实次序动员机制,按照“遇到困难党员干部先上”的原则,及时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服务队、抢险队等,做到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在防汛抗灾、服务群众过程中锤炼党性、接受考验,用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石楼镇各村、社区党支部成立积水排查、河道巡察、后勤保障、抢险转移等工作组,明确疏通、排涝、汛情检查、人员疏散、物资保障等任务分工,为防汛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因强降雨导致吉洄路临时土堤发生险情,吉羊村党总支及时组建8人防汛抢险党小组,及时封路、挖沟排水,24小时死看死守,劝返车辆行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阎村镇各党支部分别成立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赶赴一线排查险情,严把沟道坑渠、危房险户等危险源,提前做好清淤、转移等工作,共清掏小区雨篦子50余处、清理沟渠2500余米、排查高危险情30余处。南窖乡包村干部、和200余名党员抢险队员分成9组对水库塘坝区、险户集中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口密集居民点“2区2点”进行拉网式巡查,强化险区管控。长阳镇组建党员抢险队伍,在镇域大街小巷巡察险情、检查河道畅通情况和积水情况,并广泛开展清理排水管道、道路积水、清理淤泥等工作。长沟镇31个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加强巡防力度,重点做好危房险户排查转移、南水北调巡线路护坡看守、下水管道堵塞疏通等工作,用责任和担当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