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干部工作 > 正文
干部工作

通州区精选优育打造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8-23

通州区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部署,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关于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工作讲话精神,充分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需要,通过精心储备、用心培养、大胆使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勇于担当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一、把好入口关,精心储备优秀年轻干部

为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充足的干部人才保障,强化干部队伍梯队建设,通州区始终坚持“扩大视野、借用外脑、引智引力”,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年轻干部人才。一是拓宽年轻干部来源渠道。注重从高校、市级机关等单位引进熟悉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发展、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了解中心城区建设规律的高学历、专业型年轻干部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近年来,共引进急需年轻干部人才23名(处级),优化、改善了乡镇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储备战略。在做好公务员招录的同时,连续5年开展选调生工作,共从清华、北大、人大等“双一流”高校选拔87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单位工作,既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又为年轻干部队伍提供了丰富来源。同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条件,吸引博士后等高端人才加入到副中心建设队伍,为副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智力支撑。三是积极搭建年轻干部人才合作平台。通过吸引高校优秀学生到通州区挂职实习,搭建起副中心与高校间干部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的平台。2018年暑期,共有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北航5家高校的47名优秀学生,分别到通州区12家单位挂职实习,在火热实践中认识副中心、建设副中心、宣传副中心,为吸引更多年轻干部人才到通州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好培养关,提升年轻干部综合能力

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养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培养“三级负责”工作制度,按照区级统筹把控,本单位跟踪考评,本部门日常培养的工作思路,使年轻干部在各个层面得到综合培养,具备综合能力。一方面重思想、强政治,注重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结合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公务员和选调生初任培训班、“彩虹计划”培养工程,以及各级党组织开展党课教育等培养方式,多途径、多平台开展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习调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认识、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重实践、强本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培养的“主阵地”,把多岗位历练作为干部培养的“铸造间”。以“纵向挂职”弥补短板,以“横向交流”扩大本领,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相结合,通过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重点任务部门等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以及加大科级及以下干部交流工作力度,让年轻干部在参与副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全面提升综合能力。2015年以来,先后选派300余名干部参与潞城棚户区改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信访问题化解等副中心建设重点、难点工作。

三、把好使用关,严管厚爱促进担当作为

按照“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原则,突出政治标准、突出基层导向、突出高素质专业化,大胆合理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逐步形成“一池活水”,使年轻干部在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大舞台上奋力拼搏、展现自我。一是分级负责,完善年轻干部工作责任制。为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管理,进而更好地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按照“关口前移、分级负责”的工作思路,层层压实责任,做好跟踪培养与日常培养,坚持合理统筹使用,逐步形成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良好氛围。二是有的放矢,确保年轻干部用当其时。坚持“人事相宜”“用当其时”,对有空编空岗且有合适人选的,督促相关单位按照干部任用流程,尽快把年轻干部用起来;对有空编空岗但没有合适人选的,从区级层面统筹选配年轻干部,促进形成年轻干部梯队良性发展,各年龄段、各层级年轻干部递进式成长的新局面。三是关心关爱,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完善谈心谈话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干部考察、贴近式考察、年度考核等工作契机,近距离、全方位地观察、了解、掌握年轻干部工作和生活情况,传递组织关爱,让广大年轻干部在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履职有位子、肩上有担子,努力锻造一支与“四个中心”定位相适应、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上一篇:怀柔区举办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工作培训

下一篇:怀柔区选派干部参加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