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强化换届后社区、村班子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6-08-03
社区、村“两委”换届后,海淀区及时调整工作着力点,从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建强队伍、提升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一届社区、村级班子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党组织引领。立足区域实际,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模式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淀区街道(地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突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规范村级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不断健全以社区(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社区(村)服务(工作)站、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等其它组织共同参与配合的社区(村)级治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北部四镇为重点,组织62家区党政机关、11家国有企业和13家高新技术企业与62个村党组织对接, 全面开展“精准帮扶”工作,进一步缩小北部农村地区和南部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差异,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其中,困难突出的26个村党组织由区级领导牵头帮扶。
二、突出高端实用,开启培训新模式。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创新社会治理、党务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专职副书记、农村经营管理干部研修班等系列专题培训,近两年已对全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两轮轮训。在广东省东莞市建立异地挂职培训基地,连续4年共选派60名农村基层干部到东莞挂职,学习其经济建设、党建创新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进经验,帮助提升履职能力。
三、搭建发展平台,建强工作队伍。为社区班子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明确1476个社区党组织党务专职社区工作者人员编制,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兼任社区党组织专职副书记转任工作,确保年内实现90%社区党组织专职副书记全部由社区工作者担任的目标任务。加强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选拔培养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力度,探索建立部分事业编制面向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公开招聘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社区(村)“两委”负责人后备库,目前共有49名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通过换届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
四、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待遇保障。将全区4228名社区工作者人均应发工资提高至5004元,较之前增加30%。落实全市村干部待遇补贴和基本保障的相关要求,以不低于甚至略高于市级标准研究制定区级具体落实办法。落实村级后备干部每人每年2万元补贴制度,2015年共有135名村级后备干部考核“称职”以上,获得区财政补贴经费270万元。待遇保障水平的提升,进一步调动了社区、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