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多措并举加强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6-07-18
近年来,面对农村地区工作任务重、人才匮乏的形势,区委农工委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力度,为农村地区健康持续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一、拓宽来源选人才。一是拓宽来源渠道。制定《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不限身份、行业、地域,从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村级组织班子成员中选拔;从区、镇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全区范围内其他村级组织工作人员中选拔;从愿意回乡创业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从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办企业负责人、非公企业负责人中选拔;从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从换届选举中得票较多,群众基础较好,暂时没有进入村级班子的人员中选拔。二是创新选拔方式。四季青镇党委形成“两推两考一公示”机制,“两推”即党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两考”即笔试和面试,“一公示”即任用公示。温泉镇党委建立“321”选拔机制,“3”即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2”即笔试和面试,“1”即初步人选考察。
二、培训锻炼提素质。一是集中培训。通过区级示范培训和镇级普遍培训,引导后备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市场经济和行政管理等理论,拓宽后备干部视野。西北旺镇党委将后备干部培训纳入“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为后备干部设置16次48学时的培训课程。二是挂职锻炼。抽调部分后备干部到区属单位或外省市挂职学习,进行实践锻炼。上庄镇党委分批次选派后备干部到东升镇挂职锻炼,促进后备干部开阔工作视野、更新观念,增强干事创业活力。四季青镇党委选派后备干部到区属委办局、大连獐子岛、上海菊园、马陆镇以及镇机关科室挂职学习,提高后备干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能力。
三、加大激励促发展。一是结对指导。对后备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测评考核,根据测评结果和个人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并采取“镇党委班子成员+村干部”的结对方式,帮助后备干部成长。二是重点培养。对政治可靠、能力较强、业绩突出的后备干部,优先推荐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及主要领导候选人。对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通过列席村“两委”联席会议、参与村级重要事务决策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群众支持、关注后备干部,助其打好群众基础。三是完善保障。建立岗位补贴机制,对年度考核称职的后备干部给予每人2万元补贴。2016年4月首次发放后备干部补贴270万元,极大提升了后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强化管理保质量。一是抓好考核监督。制定《村级组织后备干部考核评议实施办法》,建立后备干部思想汇报、谈心谈话、交流述职等制度,综合日常考察与年度考核确定考核结果,并将考察结果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重要依据。二是定期补充调整。以村“两委”换届为时间节点,坚持每3年进行1次集中补充调整,根据选拔条件和考察情况重新确定后备干部名单,保证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提升整体活力。三是完善信息管理。将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考察考核、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奖惩等基本情况均纳入干部信息库,指导各镇按照职务层次、成熟度、专业等对后备干部进行分类管理,促进后备干部健康成长。东升镇党委采取“交叉分类、一人一档”方式,逐步健全完善后备干部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