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四措并举推进文创人才创新创业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6-11-11
朝阳区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2014年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落户朝阳以来,截至目前,实验区、核心区一带集聚了3.1万余家文创企业,从业人员达23.9万人,2015年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形成收入1449.3亿元,占全市的1/7。
建机制,制定配套政策支持人才。建立区主管领导牵头、部门主管领导负责、科室专人对接的文创人才工作机制。编制《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规划》《朝阳区实施高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支撑战略的发展意见》《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优惠政策,打通高端文创人才落户通道,将9家文创企业纳入重点企业范畴,享受高管等3类人群落户的试点政策,不断加大文创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
抓载体,对接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实际,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在15家文创企业建立MBA实践基地,在重点企业开展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实训,建立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CBD传媒产业孵化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孵化器等一批重点孵化创新平台,鼓励青年人才积极创业,成功孵化出影谱、兔斯基等一大批具有极大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文创企业。建立动态的精准化培训体系,连续举办“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高级经营管理培训班”“朝阳区拟上市文创企业资本运营高级培训班”等,提升了产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
搭平台,拓宽交流渠道激活人才。积极发挥区文化创意产业精英俱乐部、CBD传媒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作用,组织驻区企业、高管积极参加各类沙龙、活动,搭建文创人才间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北京文博会、京港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搭建多层次推介展示平台,促进文创人才、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交流。
树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吸引人才。开展“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精英榜”评选活动,结合“凤凰计划”“商务精英”认定工作,将文化创意人才评选与其所在企业开展的项目支持联动,选树典型,加大奖励力度,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与《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新浪网等主流媒体合作进行专题报道,同时利用北京文博会等平台,设置文创人才宣传板块,通过大规模集中报道,展现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好人文环境,营造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