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召开“人才京郊行”工作 总结动员会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06
2016年12月26日,市委组织部召开2016年“人才京郊行”工作总结动员会,总结第八批“人才京郊行”工作,动员部署第九批“人才京郊行”工作。第八批、第九批“人才京郊行”选派人员和选派系统、派出单位及接收地区组织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卫生计生委、通州区委组织部分别代表选派系统、接收地区交流了工作经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郑颖、首旅酒店集团王笑宇、市政府口岸办赵亮等同志代表第八批选派人员汇报了工作收获与体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宗科、市园林绿化局十三陵林场尚旭阳等同志代表第九批选派人员作了行前表态。
2016年10月,市委组织部启动了第九批“人才京郊行”选派工作。根据各区需求情况,经市委宣传部、市委教工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国资委、西城区委组织部等16个党委组织部门推荐,研究确定了53名选派人员(含延挂4名),将于明年1月到岗工作。今年选派工作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特点:一是紧密对接京郊需求。今年选派医疗卫生人才21名,选派教育系统人才11名,占选派总数的60%,满足京郊地区对卫生、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持续加强央地统筹。协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选派了7名人才到京郊地区服务锻炼,持续完善了以市级单位为主体、中央单位为补充的“人才京郊行”选派格局。三是大力培育青年人才。今年选派人才中,40岁以下28人,占到总人数的52.8%,副高级职称以上34人,占总数的64.2%,体现了“人才京郊行”培育青年人才队伍的大方向。四是强化重点项目支撑。结合推进“三城一区”建设、延庆世园会和冬奥会筹办工作,从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市园林绿化局、市体育局等单位选派了骨干人才,实现资源对接,更好地服务全市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
“人才京郊行”工作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已先后选派了9批457名科学技术、教育卫生、规划建设、文化创意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到郊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服务。各选派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挂职地区和单位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建言献策,积极协调对接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帮助挂职单位和地区解决了一批制约当地发展的突出问题;各接收地区和派出单位密切互动、深度交流,探索城乡合作长效机制,有力推进了城乡、央地人才协同发展进程,为首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委组织部将进一步加大选派力度,充分利用“人才京郊行”的平台和载体作用,把“人才京郊行”打造成为服务首都发展战略之举、对接京郊地区发展之需、人才实践锻炼成才之道的精品项目。一是完善供需对接机制,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二是完善使用激励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舞台,对能力素质高、受到群众好评的干部人才要重点培养、提拔使用。三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同时,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裂变效应、放大效应,变“一人京郊行”为“单位京郊情”,把“单兵作战”变为“团队支援”。
市委组织部还对新一批选派人员快速转变角色、融入基层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一是要有“大情怀”,把京郊地区当成“第二家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基层群众最急需、最迫切、最棘手的发展难题;二是要有“大智慧”,把创新理念和工作方法与京郊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相结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好想法、多做好工作、多留好经验;三是要有“大境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体现党员干部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克服困难、敢于担当,为京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顺义区迎来第九批“京郊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