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党建统领推进“吹哨报到”见实效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怀柔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7-09
怀柔区突出党建引领,围绕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这一目标,在“赋权、下沉、增效”三个关键词上下功夫,推动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
党建引领,强化统筹凝聚合力。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作为1号工程,纳入党建统领重点任务清单和年度深改重点任务清单,区委书记牵头,高规格组建工作专班,高位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推进。目前已召开集中调度会12次,区委主要领导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先后8次深入街道、乡镇和农村开展专题调研,各部门开展调研30余次,制定《街乡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14个。建立健区、街道(园区)、村(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落实“三项清单”和“四个双向”机制,通过健全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多维参与的党建联动机制,推动实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服务共推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系统推进,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区财政2018年预算中为2个街道安排了自主经费共计2560万元,进一步强化街道自主经费保障;在2个和街道和14个镇乡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制定综合执法规则和综合执法清单,建立分层级处置机制,设常驻部门5个,挂牌部门16个,区城管执法局的119名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另外5个区直单位的262名在编人员作为下沉力量,常驻各街道乡镇工作;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推动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社会服务、城管执法网等“多网”深度融合,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化工作体系,将583名部门报到执法骨干和29类协管力量实名纳入318个村居网格,明确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治安维稳等51项职责清单,快速处置群众诉求。推行街乡处级、科级干部担任“街巷长”,推动力量下沉,推广社区“两委”干部、党员群众担任“小巷管家”,共同参与家门口街巷治理,目前已任命街巷长936名,小巷管家1767名。
创新突破,体现怀柔区域特色。依托“多网融合”平台、实训中心全程记实系统和公安部门雪亮工程,试点建设“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吹哨报到、综合执法、考核评价一网呈现,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社会治理,推动报到工作落地见效。结合怀柔区三大功能区建设,组建怀柔科学城、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影视产业示范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把指挥部建在项目上,深化“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紧张有序高效推进。在适用层级上下沉一级,实现“村居吹哨、科室报到”“支部吹哨、党员报到”。以“双报到”工作为契机,开展“创文明城区、见美丽家园”主题活动,深化“红马甲”品牌,形成全区党建风景线。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在职党员专长和群众需求,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和党员接单的方式,促在职党员服务社区长效化常态化。
治理为民,提升群众获得感。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充分发挥属地和部门的联动作用,快速、精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对雁栖不夜谷内的黑马载客以及在西栅子长城私架梯子等非法经营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北大街划出停车位500余个等。深化社区减负,面向全区35个社区进行全面系统清理,梳理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清单36项;明确减少证明事项12项;取消各类组织机构31个;取消各类社区评比达标项目38个;清理社区悬挂牌匾49个,使社区脱离繁杂事务性工作,回归自治和服务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