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自身建设 > 正文
自身建设

怀柔区突出三个关键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落实落细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怀柔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8-10

怀柔区围绕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从三个方面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突出党建引领,让吹哨更有底气。一是加大统筹协调。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落实“三项清单”和“四个双向”机制,通过健全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多维参与的党建联动机制,推动实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服务共推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注重考核评价。调整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分为年度绩效任务、“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述职述廉三个类别,明确街乡“吹哨”单位对“报到”部门的考评结果占“报到”部门绩效权重的30%。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纳入各级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基层党建“三级联创”的重要内容。将干部考察和年轻干部培养融入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推进中,通过个别谈话、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掌握干部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发现和储备一批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的优秀干部。

突出力量下沉,让服务更加精准。一是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在2个街道和14个镇乡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设常驻部门5个,挂牌部门16个,制定综合执法规则和执法清单,建立分层级处置机制,凝聚执法工作合力,381名职能部门执法人员作为下沉力量,常驻街道乡镇工作。二是推进社会治理下沉。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明确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治安维稳等51项职责清单,将583名部门报到执法骨干和29类协管力量纳入318个村居网格,快速处置群众诉求。推动12345市级非紧急救助系统、城市管理网、社会治安网、社会服务网、城管执法网等“多网”深度融合,实现信息系统、指挥体系、考评机制等9项内容一体化运行,实现一网覆盖、一点登录、一口受理。三是推进党员服务下沉。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低收入村帮扶、软弱涣散村整顿和联乡帮村工作,组建62个驻村工作组,选派300余名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助推农村增收和农村建设。建立“双报到”长效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和党员接单的方式,促进在职党员服务社区长效化常态化。深化党员“红马甲”品牌建设,以“双报到”工作为契机,开展“创文明城区、见美丽家园”主题活动,形成全区党建风景线。目前,全区报到单位党组织219家,报到党员12588名。

突出优化延伸,让成效更加显著。一是强化信息支撑。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社会治理,围绕“策、训、吹、报、评”,实现政策解读、案例教学、吹哨报到、综合执法、考核评价等有机结合、一网呈现、无缝对接,推动吹哨报到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延伸吹哨机制。结合三大功能区建设,建立“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建怀柔科学城、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影视产业示范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把指挥部建在项目上,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紧张有序高效推进。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将吹报层级向下延伸至村居,实现“村居吹哨、科室报到”“群众吹哨、支部报到”“支部吹哨、党员报到”,形成“一抓到底”闭合式的怀柔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三是注重减负增效。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将内部职能相近的科室进行归并,精简机构,建立直接面向群众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深化社区减负,面向全区35个社区开展全面职责清理,梳理工作职责清单36项,减少证明事项12项,取消各类组织机构31个、各类社区评比达标项目38个,使社区回归自治和服务本位。

上一篇:海淀区召开“吹哨鸣笛”工作培训会

下一篇:平谷区委专题调研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