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自身建设 > 正文
自身建设

平谷区大兴庄镇党建引领不松懈,打造美丽文明镇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12-31

平谷区大兴庄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认同为标准、以效果为导向,按照“清脏、治乱,增绿、控污、拆违、定规、立制”的要求,创建“1+18”责任体系:党委、政府负总责,18个村书记负全责,全面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垃圾处理抓精细。完善保洁员分区、分类收集、镇集中运输统一处理体系。严格按照人居环境考核标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覆盖。建立健全保洁员工作制度,全镇121名保洁员全部分派到村,确保村里环境整洁,做到有岗有责。落实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巷、党员代表包户的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垃圾清理目标和奖惩制度。截止目前我镇共清理垃圾、粉碎秸秆、木条、树枝等可燃物4800余吨。

私搭乱建抓机制。建立三本台账:私搭乱建总台账、党员干部台账、疑难问题台账,拆除私搭乱建工作与拆除违建工作相结合做到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同时坚持“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理可讲”,严格落实村内建筑管理制度,以《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为基础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委会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认定是否属于私搭乱建,拆除前与当事人积极沟通,晓之以理。落实“三策五包一奖”政策,拆除违建的同时对设施农业大棚进行升级改造,从而提升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共拆除违法建设1300余处,拆除违法建设面积28万平米,拆除私搭乱建60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面积1.3万余平米,西柏店园区大棚升级改造121栋。

污水治理抓系统。坚持贯彻落实“河长制”与“疏整促”行动相结合。不断完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在关键河道点位探索实施“河狸工程”,一河多治,实行全过程系统治理。建设生态工程,用好生态思维,引进丹麦功能型精准湿地技术,建设21处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能力1317立方米,惠及人口约1.6万人,保障全镇“污水不出村,出村无污水”。

移风易俗抓引导。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结合“文明平谷人”、“卫生家庭”、“最美庭院”系列创建活动,提高文明意识,提升镇域环境。完善各村村规民约条例,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行动,将房前屋后无序线缆入盒,治理村内乱拉线行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加大公厕、户厕改造力度,完成5个村140户厕所升级改造任务,8月底前完成了24个公厕升级改造,实现全镇公厕全年开放且干净整洁,逐步消除非卫生厕所。大力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回收,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巩固垃圾转运体系,累计发放14000个分类垃圾桶。通过开展志愿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组织进行小广告清理整治行动,及时清除迷信、虚假广告等内容,截止目前,共开展专项整治132次,清除乱贴乱画152处。以各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所站为平台,普及宣扬新时代精神,提升乡风文明水平。2019年7月来,共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环境清理志愿服务活动180多次。

主体地位抓培育。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大兴庄镇成立了镇、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镇、村领导干部全体参与、全员配合,全力打好人居环境攻坚战。基层村委会成立了以包村领导、包村组长、村书记及两委为小组的工作单元,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工作进度明确到天到段,实行日例会制;书记、镇长每周听取人居环境整治进展汇报,对各村存在的问题,“集中把脉,对症下药”。通过层层抓、层层管,保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推进。制定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制度及人员,确保管护责任到人。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明确管护资金专款专用。镇政府组织人员对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合格的村拨付管护资金并兑现奖励,不达标的村暂缓拨付,直至整改完成。利用宣传标语、广播等多种方式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落实结果抓监督。运用“5+13”整治模式,即5个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村为重点,其余13个村共同整治的方式,实行“台账式”管理,镇政府聘请第三方公司对18个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建立人居环境问题台账,通过拉练检查的形式督促村委会及时销账,纪委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对人居环境整治中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进行追责、问责。

通过不间断的人居环境整治,镇域大气环境改善了,水环境改善了,居住环境改善了,百姓得到了获得感满足感,党员干部也得到了成就感荣誉感。

上一篇: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社区党校举办党建轮训班

下一篇:西城区委党校坚持“三步走”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