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海淀区“社区伙伴行动计划”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互信共治”新格局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04-11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物业服务管理水平与社区生活环境、居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海淀区在推进党建引领物业行业治理中,着力提升“三率”水平,聚焦破解治理难题,创新实施“社区伙伴行动计划”,将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等多方主体有效融入社区治理体系,培育“社区+物业+居民”新型治理伙伴关系,激发共建共治最大合力,以“关键小事”推动城市“精治”走向深入。

强化责任导向,完善运行机制体系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区、街镇、社区三级工作体系,加强区物业行业综合党委、街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握手”联动,重构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伙伴”职能定位,先后打造万寿路紫金长安、曙光上河村、学院路健翔园等64家“伙伴小区”。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创建“社区报到”“多方议事”“信息公开”“诉求联办”“社区开放日”五项工作机制,将物业服务企业有效融入“伙伴小区”治理体系,构建“互信共治”社区发展共同体。

三是发起行业倡议。区物业行业综合党委会同区级行业协会向全区522家物业服务企业发出《携手同行构建伙伴关系,贴心服务打造美好家园》倡议书,号召物业企业坚决扛起主责,全力提升服务,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在社会治理中积极贡献行业力量。

强化问题导向,主动破解居民关切

一是替业主算清“明白账”。联合专业评估机构制定《海淀区普通住宅小区物业费用测算工作指引》,按照法律法规及不同类型小区评估实例,列出物业服务9类费用31项明细具体构成测算参考,让物业服务收费更加公开透明,让业主手上有账、心里有数。

二是为社区破解“断档难”。指导各街镇社区物管会坚持党建引领、难题共商,厂洼街7号院物管会探索“1+2+N”工作模式,主动联系产权单位、居民代表召开30次党建议事会,成功解决老旧小区“物业断档”难题,入选住建部全国“美好家园”典型案例。

三是促行业提升“满意度”。“接诉即办”作为提升行业满意度重要抓手,建立“五个快速”工作法,实施“接诉即办”物业类投诉前100项目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已主动发现问题9865个,切实解决困扰多年的垃圾杂乱堆放、停车管理混乱、楼顶失修漏雨、管线维护、步道塌陷及绿地修整等顽疾问题近8000个。

强化结果导向,提升行业治理效能

一是“两个覆盖”高位推进。全区1178个物业管理区域实现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98.7%、党的组织覆盖率100%、物业服务覆盖率97.7%,提前完成“物业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活力不断增强。

二是“一街一品”百花齐放。坚持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街镇结合实际主动探索工作路径,万寿路街道“四民工作法”、北太平庄街道“共绘同心圆”工作机制、青龙桥街道“红管家议事会”机制、学院路街道构建“三师一员一顾问”联动工作机制等,得到社会各方广泛认可。

三是“政府买单”居民受益。建立住宅物业项目监督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属地+行业”双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全区物业服务整体质量,通过拨付补贴的形式推动硬件设施维修改善等公共服务提升,切实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一篇:门头沟区直机关系统召开2022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

下一篇:西城区德胜街道发布22个区域化党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