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在汛后恢复工作中全面开展“党旗飘扬在一线 汛后恢复当先锋”活动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昌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08-10
为扎实做好汛后恢复工作,保障群众尽快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昌平区全面开展“党旗飘扬在一线 汛后恢复当先锋”活动。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安全至上思想,“雨停行动不停”全力投入排水泄洪、设施抢修、隐患排查、帮困解难、宣传引导、防止次生灾害等汛后恢复工作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连续作战、冲在一线、干在险处,450余家辖区单位党组织出资出力、协同作战。全区设立汛后恢复党员先锋岗900余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660余支,积极认领落实汛后恢复任务,让鲜红党旗在汛后恢复一线高高飘扬,带动广大群众携手同心、共渡难关。
党组织凝心聚力 筑牢汛后恢复一线堡垒
镇街、村(社区)党组织聚焦属地责任,各单位各部门党组织聚焦职能职责,共建单位党组织聚焦“党建+联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通过成立临时党组织、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先锋队等方式,以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助推汛后恢复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流村镇党委在汛后恢复工作中不断健全党员应急动员机制,成立临时党组织,发动123名机关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动员90名村内党员、70名在职党员、30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一线担当、履责践诺,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32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4支,协同相关部门争分夺秒做好道路抢修、供电恢复、水流疏通、村民生活保障和关心关爱等工作。
十三陵镇果庄村党支部面对断水、断路、断桥、断电情况,迅速组建3支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动员43名党员干部带头奋战一线,带动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投入受损公共设施和民房维修、坍塌河岸抢修等汛后恢复工作,并为转移安置群众提供代买药、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
区卫生健康委党委成立区医院、沙河医院、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支“党员应急先锋队”前往受灾地救治患者,组织各单位组建医疗保障、应急救援、药品物资保障、卫生防疫等37支队伍, 发动党员干部500余人次深入受灾地点协助镇街转移安置群众,开展医疗救治、应急救援、心理援助等工作。
九华山庄党支部作为小汤山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为降低近期强降雨带给农林种植业的影响,减少果农经济损失,主动响应号召,全力调度企业资源对镇域内的受灾果农开展爱心助农行动,帮助农户摘果、清洗、密封、装箱,通过企业认购、开设爱心助农专柜等形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现已帮助农户销售滞销果蔬近5000公斤。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争当汛后恢复一线先锋
全区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作表率,通过积极投身工作岗位、主动到所居住村(社区)报到服务、参与联建共建、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冲锋在汛后恢复工作一线,助力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延寿镇深化“青苗工程”,组织16名机关“青苗干部”迅速集结成立青年党员先锋队,下沉至全镇各村汛后恢复工作一线化身“青年勇士”“连心桥梁”“贴心管家”,与村干部并肩开展塌方路段清障、房屋抢修、排水渠疏通等工作,结合“前线”实际需求发挥岗位优势第一时间协调调动机械设备83台、清理落石54处、抢修基础设施27处、维修护坝40处、清理淤泥垃圾3800余立方米,走访收集并及时解决群众涉汛诉求70余件,在汛后恢复一线尽显青春担当。
沙河镇东一村在职党员主动参与汛后恢复,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开展宣传引导、物资保障、风险点位值班值守等工作。面对地下车库漏水问题,在职党员迅速响应、主动报到、齐心协力,第一时间完成积水清理,“未诉先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阳坊镇非公企业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先锋队,积极支持、主动对接镇域村(社区)汛后恢复工作,30余名党员挺身而出驰援受灾最严重的四家庄村,对受淹区域的淤泥、垃圾进行清理,并积极参与基础设施抢修、受灾群众安置、群众心理疏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