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杨宋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怀柔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09-24
近年来,怀柔区杨宋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影视文化带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党员积极发挥作用”三位一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影视文化为牵引,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做优做强优势产业。推动建立包含文促中心、电影学院、中影基地等22家单位的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扎实做好需求征集、资源整合、服务共享各项工作,合力打造以影视文化为牵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吸引优质企业落户。优化完善驻企工作站、经济发展专班机制,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创新开展论坛推介、“云端”“节展”招商等,吸引中影、星美、博纳等多家影视及关联企业入驻,2023年累计引进优质企业800余户。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班子成员带队上门对接项目、对接企业、对接人才,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以凝聚合力为重点,着力打造宜居生态空间。细化考核机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推进评估和人员考核方案,对工作中担当作为的干部优先评奖评优,对推诿扯皮的督促谈话,极大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整合资源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党员“红马甲”志愿服务等工作机制,协调镇域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选派精干力量参与爱国卫生月、全面深化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等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深入推进违法建设拆除腾退工作,全镇村党员坚持带头响应、以身作则,从鼓励引导亲朋好友入手,有效带动广大群众支持拆违工作。2021年以来,杨宋镇拆违近70万平米、腾地120万平米,农村种养殖小区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以校地合作为抓手,着力培育乡村文明风尚。深化结对共建。持续推动镇村党支部与北京电影学院各院系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围绕打造新时代文化共享空间、沉浸式体验空间等开展多次交流研讨,引导电影学系、思政部、人文学部等以仙台村、花园村历史文化为底色进行艺术创作。共享文化资源。积极与北京电影学院沟通对接,充分用好学院优势资源,面向群众开放校园空间、共享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以来,北京电影学院为群众演绎“五星出东方”“江姐”等歌舞剧68场。创新民约民俗。鼓励引导电影学院师生开展村规民约、民俗习惯、民族风情研究,促进年丰庄善缘老会、解村小驴会、鼓舞队等传统民俗推陈出新,深挖张各庄满族村、太平庄满族村等满族历史文化底蕴,着力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
以强基固本为导向,着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大力推动党建品牌化建设,培育打造9个村级党建品牌,精心组织开展支部书记论坛、外出学习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帮助村“两委”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提升素质,切实在服务村民中更好发挥作用。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向前一步”工作法,鼓励引导全体党员在思想武装、转变作风、实践创新、担当作为方面主动向前,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接诉即办机制,深入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走访活动,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通过常态化走访,了解村民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高效化解各种矛盾冲突。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着力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拓宽增收渠道。镇党委领导班子带队到镇域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需求,鼓励多用本地劳动力,并按照规定程序积极牵线搭桥,帮助镇域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获得就业机会,2023年以来实现劳动力就业520人。做好困难帮扶。通过定期摸底走访了解困难人员信息,综合运用设置公益岗位、重要时间节点走访慰问、发放补贴等措施,有效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产生活。2023年为低保、低收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发放各类补贴2088万余元。回应群众关切。聚焦群众“七有五性”需求,重点在交通、住房、休闲娱乐需求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目前通怀路杨宋段建成通车、10余个口袋公园落地、健身体育设施实现村村全覆盖、镇综合文化中心免费开放,村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