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清河街道落实“大家商量着办” 持续探索“选题、破题、答题”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0-09
海淀区清河街道深入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机制,抓紧抓实这个基层党建“1号任务”,持续探索“选题、破题、答题”有效路径,推动多方主体“破圈”融合,在改革更新和民生服务上实现同向发力、同题作答。
精准“选题”,找准“商量”发力点
围绕发展所需,结合“基层治理万花筒”“城市更新样板间”“人工智能场景库”等区域发展规划,用好区域化党建、围着基层转、吹哨报到等机制,在老旧小区整治、小片平房区改造、路网系统升级等重点工作中凝心聚力、调动资源,积极与市区及兄弟单位开展联学共建,与辖区重点企业清华同衡商讨形成“1+6+2”更新规划体系。围绕民生所向,聚焦提升“七有五性”谋划改革思路,广泛搭建“大家商量着办”平台,落地停车、交通等民生实事。为改善地区出行结构,与交通部门、公交集团、地区企业等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成功试运行2条免费摆渡车线路,缓解小米科技园、快手、元中心周边交通拥堵。围绕群众所急,注重以接诉即办、网格反映、线下走访、调研座谈等途径为抓手,找准“商量”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解决噪音扰民、房屋漏雨等困扰群众的大事小情。2024年上半年共运用党建协调委员会、居民议事厅等平台,完成民生实事项目57项。
合力“破题”,凝聚“商量”向心力
形式上创新。深化校地合作共建,作为海淀区和清华大学“海·清”社区服务行动首批试点单位,探索班团-社区结对服务模式,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入户伴老、社区清洁等治理实践。汇集地区头部企业科技资源,共同探索“AI赋能美好生活”有效路径,助力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推动“清河实验3.0”落地。力量上融合。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群体作用,凝聚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等多党合作力量,开展统战之家“大家商量着办”人才沙龙、政协委员活动小组主题活动,围绕经济发展、企业服务、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收集意见建议。阵地上发力。升级打造清河红桥党群服务中心,发挥干群交流和居民自治功能,组织开展市民沙龙、议事协商会议等活动10余场,实现社区治理“办什么”由群众广泛“提”、充分“议”、民主“定”。以清河红桥孵化器为基地,联合地区优质孵化器、园区、楼宇成为“清河红桥合伙人”,融智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长效“解题”,巩固“商量”共识圈
谋划统筹常态化。坚持高位统筹、全面推进,通过党工委会议、党建工作大会等,加强对“大家商量着办”机制的学习研究。以“党建统领、资源共享、治理共抓”为理念,以增强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四种能力”为目标,在基层治理各方面、多领域不断丰富“大家商量着办”实践,推动“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成为“解题”共识。服务群众制度化。积极培育治理骨干力量,深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社区“四级联动”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副专员,围绕群众痛点难点,在问题一线参与“商量”过程,同心同向激发最大合力。经验做法规范化。发挥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经验优势,指导结对社区召开物管会、居民代表会等18次,通过依法“商量”、民主表决,协助完成物业市场化等试点工作。注重总结梳理“大家商量着办”先进做法,建立优秀案例月报送机制,利用述职评议、“七一”大会等契机进行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