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平谷区东高村镇崔家庄村:以良法善治促推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0-28

平谷区东高村镇崔家庄村位于镇西部平原地区,村域面积1.4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033人,其中,党员64人,村民代表29人。该村有较好的自然条件、有较为悠久的西红柿种植历史和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现有大棚设施376栋,其中,温室大棚167栋,走出了一条西红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并于2022年荣获西红柿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4年初,郭文骁同志任第一书记后,紧紧围绕高大尚平谷建设和四季东高村建设战略发展任务,立足村域实际,发挥派驻单位优势,团结带动村“两委”研究探索“政治建村、产业兴村、环境宜村、依法治村、文化育村”建村工作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为具体抓手,一体融合推进支部建设、产业发展、为民办事等各项工作。驻村工作以来,帮助任职村先后获评“北京市首都文明村”“平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平谷区级文明网格”等称号,相关工作成效被《法治日报》、北京卫视等中央、市区主流媒体宣传报道30余次。

“三个坚持”

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开展乡村法治建设,目的是展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最根本的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法院派驻的干部,郭文骁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支部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坚持抓好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研究建立并认真落实支部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示范带动全体党员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截至目前,共开展各层次理论学习8次,推动党的各项纪律规矩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坚持抓好规范化建设。郭文骁注重守正创新,组织村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课重要作用,带头并督导“两委”干部认真开展党课宣讲,今年以来,共开展支部“关键少数”讲党课、党员大会等6次。丰富主题党日形式。2024年7月,郭文骁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赴河北唐山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等开展参观见学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抓好联学联建。注重用好派出单位资源优势,推动所在村与市、区、镇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合作机制,崔家庄村已与通州潞城镇小东各庄、马坊镇联通公司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村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凝聚从严管党治村工作合力。郭文骁积极发挥自身市直机关青联委员作用,组织东高村镇驻村书记赴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参加青联主题活动,了解前沿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建设情况,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三维联动”

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助力镇域村域综合治理,是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郭文骁探索并推动形成“点线面”联动的村域治理格局,为实现共建共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今年以来崔家庄村每月12345市民热线投诉率比持续向好。

精准化解矛盾“点”。围绕农村工作经常遇到的宅基地纠纷、遗嘱继承等问题,组织北京三中院、平谷法院相关业务领域法官开展上门普法、订单式普法、“一对一”法律咨询等20余次,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注重开展定向普法,联动团市委、团区委等单位,针对平谷回乡创业青年人才开展专题法治讲座,现场帮助解决小微企业经营问题,得到肯定好评,北京卫视、法治日报等多家中央、市委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大力开展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法润崔庄”法治文化品牌,协调团市委、团区委、社区青年汇等先后组织开展“夕阳红”智能手机课堂、庆六一儿童绘画活动、“金色童年”风采展示会、民法典普法知识问答等活动10余次,有力推动群众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搭建解纷服务“线”。郭文骁认真践行“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理念,依托北京三中院《关于协同辖区基层法院、深化诉源治理工作十二项机制》,探索协同市、区、镇三级政法机关高质量开展村域治理,推动村支部先后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镇派出所及镇法庭等相关单位开展共建交流,主动融入、参与基层多元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郭文骁正推动设立北京三中院在镇域的“普法驿站”,进一步助力镇域完善基层治理“大格局”。

拓宽司法覆盖“面”。郭文骁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助力镇域村域法治建设。聚焦区委互助养老等民生重点工作,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结合东高村镇区级试点单位实际,探索开展法治护航互助养老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组织专业法官力量围绕当前该领域存在的多发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风险研判与分析,助力镇域完善社会治理。聚焦镇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协调派出单位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职务犯罪公开示范庭审,镇党委关键岗位干部、村支部书记等30人参加活动。聚焦镇党委服务驻区部队建设工作部署,郭文骁推动北京三中院未审庭副庭长杨夏、立案庭专家法官孙承松受邀成为部队“法治指导员”,积极助力部队法治化建设。

“三心服务”

护航“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实现持续有效的发展,离不开多方力量提质赋能。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崔家庄村“三农”工作,始终是郭文骁思考和下大力气推动解决的难题。

专心护航特色产业。针对西红柿特色产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司法需求,郭文骁对接北京三中院、平谷法院的专家法官,先后邀请10余名法官入村进棚开展以案释法,精准提供法律咨询与指导,得到村民点赞。持续巩固强化全国西红柿“一村一品”建设成果,郭文骁协助镇党委成功举办第三届“西红柿尝鲜季”,崔家庄西红柿作为全区特色农产品代表亮相2024年“首都电商大讲堂”启动仪式,北京卫视、平谷融媒、抖音达人等主流媒体全程直播带货,广受好评。高度重视新品种培育主渠道作用,联动北京市农业技术学院探索引进紫皮茄子等多种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种植,促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质增效。

精心守护美丽乡村。郭文骁坚持把开展村居环境整治纳入全村重点工作台账,努力提升村域人居环境质量。通过进一步加强网格员、保洁员队伍建设,利用志愿服务大扫除工作机制,组织专人及时开展村内坑塘水面清理及边沟、沟渠积存垃圾清运等工作,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协助推进生活设施配套完善,今年以来,村内水井全部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不仅极大便利村民用水,也进一步提升村域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协调派出单位开展办实事活动,为全村未成年人赠送学习礼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用心力促农民增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先后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留学生、市农林科学院农学专家开展驻村帮带、实地指导、调研见学、参观交流60余人次,推动国内外农业从业者交流互动、凝聚共识,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帮助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协调派出单位及其共建单位赴崔家庄村开展“点对点”和线上线下采购活动。郭文骁为镇、村争取到全市特色农产品集市活动展销资格,助力提升村特色西红柿产业行业知名度。紧跟全镇“新农人”队伍培养计划,协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公司帮助支持村内农民主播账号,打造农民IP。

上一篇:通州区漷县镇召开构建“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推进“四群”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房山区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凝心聚力助推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