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用智用力用心用情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房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0-29
一是在建强组织上用智。大安山乡中山村第一书记邹名亮,大力发展“‘1+7’党群一家亲”党建品牌(通过1个党员带动7户村民,力争在人居环境、为民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好示范),撰写筹备《中山村“1+7”一家亲红色党建品牌实施方案》等多项材料,在2024年房山“平安好邻居”宣传日品牌风采展示活动中荣获房山区“品牌创建之星”第1名。南窖乡北安村第一书记付永涛,深化党员联系户机制,持续细化党员分片包户制度,探索建立“1+4+N”模式,进一步畅通居民诉求通道,提高党员干部为民办事效率。
二是在增收致富上用力。十渡镇卧龙村第一书记刘瑞,积极联系派出单位丰台区政府办,在丰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大力宣传卧龙村拒马河冷水鱼,7月已达成供货协议并完成首批供货1.5吨,预计全年销往丰台区11家食堂可达9吨;积极走访沟通联系捐助单位,实现跨区调拨90件办公家具,解决了“23·7”极端强降雨灾害后村委会办公家具和设备全部被冲走的难题。大安山乡西苑村第一书记史博积极协调派出单位与村内签订帮扶协议,以每年10万元的价格租赁村内集体土地16亩,并购买优良鲜食玉米等种子,通过“土地租赁+作物种植”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沟通派出单位京投所属轨道公司向西苑村捐赠20万元用于购买水车,有效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三是在文化振兴上用心。琉璃河镇韩营村第一书记刘子畅积极协调联络派出单位市文联及中央、北京市、房山区各艺术院团等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演出走进房山区琉璃河镇”活动,邀请到李金斗、郑健、贾旭明等首都文艺志愿者50余人,为琉璃河镇的群众送上文艺大餐,新华社、中国艺术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对此进行了报道。大石窝镇北尚乐村第一书记隗新玲结合派出单位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的资源优势,深挖北尚乐村文化底蕴,精挑细选3身河北梆子剧团演出戏服,在云居寺第八届晒经文化节上展示,并现场由北尚乐村3位河北梆子爱好者身着戏服与游客进行互动,让北尚乐村民俗文化走出去。
四是在为民服务上用情。韩村河镇圣水峪村第一书记焦有权、孤山口村第一书记韩敏琦在龙门口水库参加了由房山蓝天救援队开展的为期5天的冲锋舟驾驶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冲锋舟驾驶技术,在汛期应急值守时,主动当好村内“应急第一响应人”。张坊镇东关上村第一书记邹怡君邀请北京佑安医院8名医护人员,到村开展健康知识培训,为120余名村民免费体检。建立市属三甲医院与张坊镇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培训机制,邀请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胸科医院等医院专家,为张坊镇卫生服务中心10余名医务人员就胃管、留置针操作等进行下乡辅导,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河北镇河东村第一书记佟志刚积极沟通派出单位石景山区住建委,带领石景山区物业行业优秀企业向河东村捐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垃圾桶、铁锹、竹扫把、笤帚、铁簸萁等环境卫生清理所需的物资,以实际行动助力河东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