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党委党建铸魂育栋梁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1-07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党委始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勤奋 求实 创造 奉献”校训,构建“创新·卓越·多元——让生命因教育更精彩”的校园文化,探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以高质量党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学校高考高分段数量、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北京市前20名3人,海外大学录取创新高,五大学科联赛6人次获全国一等奖,科技教育20人次获国际级奖项、117人次获国家级奖项,体育艺术教育异彩纷呈,学校被清华、北大等多所大学授予生源基地。
“铸魂塑形”打造学术型教师队伍。成立青年教师发展研究院,将八十集团入职一至六年的教师纳入其中,坚持课程系列化、导师多元化、管理班级化、行为规范化和共享信息化,举办新教师职前培训,邀请优秀教师、专家围绕课堂提问策略、数智赋能教学、跨学科学习、板书的设计与书写等主题进行专题授课,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学校现有21名正高级教师、48名特级教师、2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党员占比77%。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
“根底施肥”培育爱党报国时代新人。学校党委依托全国首个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成立青年党校,采取党员导师制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打造“党员学习制度化、党建干部专业化、党建工作规范化、党建校建一体化、党建创新品牌化、党建研训协作体”的“五化一体”党建品牌,提升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水平。开发“红色经典阅读、四史教育、重走长征路、革命圣地考察、志愿服务学习”五大模块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引导学员厚植爱党报国情怀。青年党校自成立以来共育学员3000余人,160余名学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2名学员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习,藏族学员次仁扎西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学典礼上发言。
“化盐入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由小初高思政教研组牵头,联合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课程研发中心、“跨学科”教研组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同探索开发了《从“五一口号”的提出看政协制度的诞生》等理论课程、《跟随调研看政协经常性履职方式》等调研课程、高中撰写模拟提案与初中校园提案征集等实践课程,引导学习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帮助青少年在建言献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本领,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学校模拟政协社团被团中央认定为100个重点联系社团之一,学生撰写的模拟提案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培养了以李俊豪、张天鹤为代表的北京市优秀学子。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中,学生刘寒溪、杨凯晴的《关于扩大公共自习空间供给的提案》荣获“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称号。
勇攀高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党委始终紧跟“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战略,依托“王选创新实验基地”平台,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主动与各级科技工作部门及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衔接,加强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一流的学者专家,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开设数论、图论、人工智能、密码学等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最具有挑战性的知识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钱学森等一大批爱国科学家为典范,构建初高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学习科学家精神”系列课程,研发“学习王选精神”模块课程,帮助学生逐步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