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丰台区新村街道探索“学院式街区”建设 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样板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丰台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2-25

丰台区新村街道立足辖区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创新党建引领校地协同联动机制,从党建共建、校社共融、社区共治、双创共促、文化共享五个方面,探索“学院式街区”建设,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样板,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党建共建,打造区域治理共同体。“两核心十平台”做深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以街道、社区两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主体,以总工会、团工委、妇联、人大、政协、侨联、商会、新联会、物业企业联合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群团组织为依托,打造“两核心十平台”区域化党建工作系统,促进横向协作与纵向联动有机结合,凝聚广泛的治理力量。“1+1+N”做细党建共建体系。以1个社区村党支部+1个院校党支部+N个特色化组合的模式,推动社区村与高校院系、辖区单位的党支部进行共建,形成“1+1+N”的精细化党建共建体系。首批组建了30个支部结对小组,梳理形成了55个共建项目,助推社区治理取得实效。“一库两机制”做实协同联动工作。挖掘地区院校、单位优势,打造高质量课程库——“新村E学苑”学习平台,为市民终生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建立走访联系机制,推进成员单位之间的组织联动、党员联系、活动联建和资源共享。建立理论共学机制,邀请院校教师为辖区党员、干部、居民授课,营造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的浓厚氛围。

校社共融,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推进校社互融区功能组团建设。重点构建5个街区功能组团,通过推进校社互融区组团建设,统筹辖区内全类型教育资源,围绕“学院式”街区建设优化完善街区功能,实现院校与街区的良性互动。建立发展智库。聘请规划建设、社区治理、依法行政等领域专家加入地区发展智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治理应用对策研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成立“校地警庭”联盟。会同辖区院校、医院、樊家村派出所、花乡法庭、区相关单位联合成立“校地警庭”联盟,联动应急力量,有效维护校园及周边的和谐稳定。联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成立“首•新”校地合作调解工作站,为居民全方位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化解等综合服务,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社区共治,打造区域赋能共同体。与院校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与院系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加强基层治理和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搭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专业赋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等联合开展社区工作者人才培养项目;以社区书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承办丰台区中部组团区域基层社会治理法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提升社工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培育品牌打造示范社区。与国家法官学院、首经贸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区卫健委等单位联合打造“法治社区”“健康社区”“ESG(环境、社会、治理)社区”“超大社区治理”四大品牌。通过开展健康街道创建系列活动构建现代化健康治理体系;以推动芳菲路社区参加市级健康社区创建为契机打造全龄友好型健康社区新样板。

双创共促,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育鹰行动”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校政企三方联动机制,协调区税务局、市场局、人保局等相关部门,解读现行政策、争取政策倾斜。建立定期回访机制,了解学生项目进展和诉求并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指导。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免费注册地址,在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目前“育鹰行动”已有逾60位大学生报名,18人已取得营业执照,其中1名为外籍学生。整合产业空间搭建创新中心。统筹辖区内永乐文智园、鼎业未来健康产业园等多个产业空间,建立街道创新创业“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搭建院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进首都医科大学医谷Med-Inn医学成果转化驿站、91科技新质生产力加速中心。加强校地人才交流。以丰台区“学子回家”活动为契机,积极对接辖区企业、高校需求,帮助企业完成年度招聘计划。举办“就业在北京”现场招聘会,发布岗位200余个,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拟定新村街道实习生管理办法、实习协议,吸纳学生到街道、社区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

文化共享,打造区域文化共同体。建立“走进去+请出来”共享文化新模式。围绕轨道交通、医疗和法治等特色街区文化,与高校合作举办文艺演出、文化讲座、公益伴读、展览展示等活动。邀请国家法官学院的“一带一路”外籍法官走进街道参与非遗剪纸文化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平台。打造“一社区一品”文化品牌。坚持“以文育人”“以文促治”,通过在一个社区打造一个特色品牌,在19个社区村中形成文化助力基层治理新格局。与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合作举办了新村街道“多彩社区行”文艺展演活动,活动历时4个月,300多人参与,在北京电视台分3期播出,以文化为载体促进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打造“1+3+N”校地文体生态圈。通过1个活动体系,3类活动平台,N个文体活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各院校活动场地、经营性文体空间),加快校地关系紧密融合。与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共同举办“强国复兴有我 花开盛世新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展现新村打造京雄科创走廊前哨、丰台门户之区的丰硕成果,节目在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得到广泛反响。举办“新村杯”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友谊赛等活动,共300余人参与,以文化建设赋能社区治理。

上一篇:顺义区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紧抓“三个融合” 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下一篇:门头沟区永定镇打造区域党建“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