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海淀街道打造“五彩小南庄”共建美好家园实践样板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2-30
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深化落实“大家商量着办”机制,在推动“围着基层转”生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着力打造“红色引领、蓝色共治、绿色友好、橙色和谐、金色美好”,使“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成为社区共识,共建美好家园。
红色“党建引领”。支部建在楼栋上。以楼栋、楼道为单元设8个支部,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门栋党小组-党员先锋户”优势体系,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社会组织“两翼”赋能,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力量沉到网格内。按“1+1+N”模式划83个网格,两委班子任网格长,居干、党员任网格员,推动街道包片干部等力量入格。建43个微信群,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资源汇聚社区中。充分利用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区委办等40余个驻区单位,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特长。开展海淀医院每周问诊、新东方辅导青少年等活动,实现共驻共建共管。
蓝色“多元共治”。信任是前提。社区书记带头开展好“四百”走基层活动。培养“全科社工”一站式服务,包片协同解决诉求。社工换位思考,从“牢骚话”找问题根源。力气下到平时,让居民没事想得起、有事找得着、凡事信得过。商量是基础。把握“商量”主题,依法律法规,确保方向“正”。搭“四合”“商量”平台,确保覆盖“广”,固定周六为居民议事日,建立利益共同体满足多数人需求。邀驻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确保结果“优”。破解1430余平米违建外扩难题,拆违过程“0”接诉即办。办好是关键。聚焦停车难问题,入户调研、居民动员,整体推进工作,成立“停车自管会”,制定《自管会工作职责》,明确社区党委否决权。精细施划挖掘社区内外车位130余个,停车收费率从50%到99%,停车面貌焕新。办好老旧小区改造等37件急难愁盼问题。
绿色“环境友好”。绿色伙伴,生态共建。试点“居民+社区+街道+高校”联动路径,形成《社区更新规划及治理策略》。低碳赋能,生活共享。联动建成区里首个光伏充电车棚,年发电5万多度,反哺居民减免充电费。联动建成厨余垃圾处理站,年无害化处理垃圾5吨,反哺居民更新营养土。居民参与,增光生趣。党员带头参与垃圾分类值守,做好重点人群宣传,签承诺书共美环境。倡议“一户一个志愿者”,建中小学生志愿队,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绿色生活活动,获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橙色“和谐宜居”。“一老一小”下功夫,社区宜居更颐养。老有所管,营造全通道式沟通环境,消除低层噪音,形成《电梯管理公约》,加装8部电梯惠及五百余人。幼有所乐,依托街道“高校联盟”、小朋友等共参“小微空间”改造,将闲置人防工程改为滑梯乐园,活化闲置资源。“居民关注”啃骨头,社区暖心更贴心。聚焦房产证30年无着落问题,主动吸附诉求,上级部门围着基层转,区房管局和街道联动协助查档。组建“党员突击队”把房产交易“流动服务站”开进社区,指导41户居民拿证。“群众喜好”做文章,社区和谐更和美。组建舞蹈队等社会组织30余个,传递党委声音至群众,成为社区治理增量,营造温馨社区氛围。
金色“美好家园”。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问需”。聚焦民生实事,融合法、理、情,商以求同、谋以成事,2024年接诉即办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为百分百。变“单打独斗”为“多元共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牵头、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等共建美好家园工作,群众“站着看”变“跟着干”,“社区事”变“家家事”。变“伤筋动骨”为“脱胎换骨”。着力创特色、强内涵,提质量、增实效,系统做好社区党建引领环境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老旧小区焕新颜、闲置场地变乐园,成为党建引领老旧社区共建美好家园综合治理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