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第一书记成立“智‘汇’工作坊” 搭建共享互助平台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延庆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1-08
首都教育系统派驻延庆区13名第一书记围绕抓党建、兴产业、优治理、惠民生,成立“智‘汇’工作坊”,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以资源联动助力兴农,打破第一书记地域壁垒,搭建共享互助平台,实现第一书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展”。
强化交流学习,提升驻村帮扶能力
工作坊成立以来,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周学习、月观摩、季点评”交流机制,先后在沈家营镇、八达岭镇、大榆树镇等8个乡镇20余个村开展集体参观学习活动,深入实地调研,共商发展路径,共谋增收举措,做到资源共享,引智入村,助力乡村振兴。如中国人民大学派驻八达岭镇石峡村第一书记刘永强,第一时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并分享带领石峡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践行回信精神的举措和成效;北京工商大学派驻大庄科乡霹破石村第一书记向小平带领成员参观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追忆红色历史,重温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发挥高校智力,赋能基层高效治理
如何积极引进高校优质资源,带动村内发展是工作坊破题的重点。市委教育工委派驻大榆树镇阜高营村第一书记赵学智联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到村为老年人开展义诊活动;北京建筑大学派驻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第一书记李辉将创建“低碳乡村”作为赛题参加“北京市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吸引23所高校提交31份方案,有效推动村庄“环境友好型区域试点”工作;北方工业大学派驻旧县镇黄峪口村第一书记张永军组织几十个国家数百名留学生进村体验传统民俗,提升乡村活力,助力销售农产品达7800公斤,实现经济收入12万余元。
筑牢文化阵地,营造乡村和谐氛围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是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力抓手。工作坊以加强群众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扎实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加上更多“文化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派驻张山营镇上郝庄村第一书记雷树虎结合村内“百年海棠”文化,成立“海棠花”合唱团,13名教育系统第一书记与村民同排练、共演出,目前已参加6个村的“四季村晚”活动。
创新宣传模式,助力农旅融合发展
工作坊不断创新“消费助农”新形式,搭建新媒体矩阵,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推广农文旅优质资源,持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活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派驻大庄科乡沙塘沟村第一书记郑珊珊在“北京组工”的帮助下,拍摄并发布了“煤油灯前谈传承——探秘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宣传片,通过网络开展“我把村讲给你听”,吸引更多人了解红色试点村的魅力风光,游客量较去年同比增长50%,助力集体经济增收17万元;中央民族大学派驻沈家营镇西王化营村第一书记梁雅清组织团队策划拍摄高质量“延龙寻路”系列短片,推介附近镇域优质农文旅资源,累计播放量突破5万人次,助销甘薯、西瓜等农产品约40吨,“一路串多村”实现片区第一书记联动。
未来,“智‘汇’工作坊”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研讨研究重难点工作,互学互鉴经验做法,形成智慧合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