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新就业群体“融网入格”深入推进 持续注入基层治理“新”动能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顺义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3-06
为进一步服务凝聚广大新就业群体,顺义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两新”工委)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宜居宜业、宜行宜乐“友好之城”建设理念,深入推进新就业群体“融网入格”,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作用,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等工作,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线上+线下”双同步,广泛组织动员
通过建立微信群,线上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暖“新”服务等信息,与一线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保持常态沟通;线下走访联络企业、网(站)点负责人,了解网点配送员工作时间,结合配送区域匹配社区(村)网格,探索引导动员治理的可行性和便捷性。当前,全区已有453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加入“流动网格员”队伍。
赵全营镇联合北京顺丰速运党委签订共建协议,动员31名小哥组建“全营网格先锋”志愿服务队,由镇网格队统一指挥协调,梳理派送区域所发现问题,通过微信群、设置专用热线等方式,搭建起信息沟通渠道。
天竺镇组织各村居将156名新就业群体编入天竺镇46个四级网格,定期组织培训讲座,讲解全镇网格划分情况,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电动车规范摆放等志愿服务,提高小哥参与基层治理效能。
“服务+赋能”双融合,激发治理动力
深化暖“新”服务月机制,推动普法、义诊、培训等资源下沉,定期举办小哥议事会、圆桌会,面向群体征集社区治理意见建议,以现场会、心愿墙、意见簿等方式多渠道收集意见,各部门、属地联合解决回应,持续提升小哥参与感融入感归属感。
双丰街道香悦第二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我”“社区需要我”“社区帮帮我”网络化基层治理项目,广泛收集小哥意见和建议。
仁和镇暖“新”驿站建立主题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小哥圆桌会”,邀请新就业群体参事议事,围绕群体急难愁盼、社区治理意见等内容畅所欲言。小哥提出增设换电柜需求后,仁和镇联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在15日内安装完成,切实推动“小哥声音有人听,提出建议能落地”。
“自治+共治”双推进,优化治理路径
深入开展“友伴新程”共治行动,编制《新就业群体“新程”公约》,围绕安全骑行、遵规守约等方面,推动群体实现自我管理;联合行业部门开展“公约三进”活动,在平台企业、网站点、市场楼宇,加大宣传力度,倡导鼓励新就业群体向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拓展公约共治效应。
马坡镇邀请小哥担任“流动文明监督员”,常态开展“每日巡、随手拍、实时报”志愿服务,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累计上报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300余条。
北小营镇“新”心向营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政策宣传“随手派”行动,累计上报安全隐患等问题50余件,发放各类宣传单页千余张。
旺泉街道组建“融盒”骑手志愿服务队,组织70余名盒马鲜生网约配送员,开展为孤寡老人代买代办等服务。
南法信镇动员59名小哥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形式,累计反馈井盖松动等问题26件,开展公共秩序维护等“顺路志愿”,服务时长累计334小时。
“积分+表扬”双激励,营造凝新氛围
持续健全问题“发现-上报-解决-反馈”机制,运用积分制形成“参与积分—兑换回馈—促进参与”的激励闭环,及时挖掘表扬“好风气”事迹,向小哥所在网(站)点、企业、户籍所在地发送表扬信、感谢信,同时,积极开展典型人物事迹宣传,增强小哥荣誉感和获得感。
空港街道搭建中粮祥云社区e积分平台,根据小哥所参与的文明宣传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给予积分奖励,供小哥换取商户提供的餐饮打折、科普体验等服务。
李桥镇制定新就业群体“治理伙伴”计划,设立表扬奖励机制,根据参与治理情况,评选3名“网格先锋骑手”和4家优秀治理合伙人。
后沙峪镇金成裕雅苑社区向6名“小黄蜂志愿服务队”成员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他们为社区治理所做贡献。
空港街道对美团外卖小哥拾金不昧、后沙峪镇和光明街道对于快递员救火等事迹,均及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宣传表扬。
自新就业群体“融网入格”工作部署以来,各属地积极动员,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共巡查上报设施破损、安全隐患等1772条问题,累计3148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等基层治理活动。下一步,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两新”工委)将深入推进新就业群体“融网入格”工作,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优化群体参与路径,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凝聚更多“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