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一二三四”工作法提高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11

新街口街道针对流动党员来去难掌握、学习难覆盖、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等问题,提出“一二三四”工作法,从摸清底数入手、强化教育上创新、发挥作用上出招,汇聚行走的先锋力量,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流而有为。

(一)建立“一”本台账,摸排兜底有保障。构建“摸排在经常”的联络机制,加强人员力量,选定21个社区党委副书记、“两新”党委书记作为联络员,采取“1+1”“1+N”等形式组成联系对子,每月对流动党员至少电话、微信联系一次,及时掌握辖区内党员的流动情况,准确界定流动党员身份。分层分类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做到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地点、流动原因、工作单位、居住地址“六个清楚”,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组织联动机制,畅通双向沟通渠道,通过“党员E先锋”线上比对+线下走访,做好流出党员流出登记和流入党员接收纳管。

(二)构建“两个平台”,服务管理有阵地。一是搭建交流平台。依托成铭大厦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党支部书记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为题讲授专题党课,让流动党员思想“充电”、精神“补钙”、行动“加油”。召开主题为“凝聚流动力量.融入基层治理”座谈会,党员结合工作、生活实际,分享所见所感,积极建言献策。二是搭建服务平台。三个党群服务中心成立流动驿站,设立“北京有我”流动党员报到处,打造集学习、交流、活动于一体的“暖心之家”,并开展“三个一”:即发放一封信;准备一套学习资料;开展一次谈心谈话。

(三)依托“三”种载体,学习教育有方法。一是灵活多样“线上学”。用好“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西城家园”公众号等教育平台优质资源,通过流动党支部微信群定期推送党性教育、时事政策、党务知识等“学习大礼包”,引导流动党员“掌上”学习、“随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是身临其境“线下学”。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资源优势,沉浸式开展理论教育,举办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组织开展“人人会应急共筑防火墙”消防安全培训,发挥流动党员“1带N”传帮带效能,筑牢安全防线。三是开展“送书到家”专项行动。针对年老体弱的流动党员,采取关怀慰问、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形式,确保流动党员学习全覆盖,做到“流动不离学”。

(四)开展“四类活动”,增强归属感。一是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组织流动党员积极加入街道“蓝马甲·新力量”“新蜂巢”志愿服务队,以立足岗位“当先锋”、服务发展“作示范”、志愿服务“提质量”,积极参与辖区平安建设、文明创建、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如,文化传播公司流动党员,发挥个人特长,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亲子绘本阅读课程,增进亲子关系。二是开展法律宣讲活动。每月邀请“红律助”公益法律 服务团设立法律咨询台,举办法律知识宣讲、咨询活动,为流动党员开辟专门咨询通道,协助解决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等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三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日常走访和问需过程中深挖流动党员需求,联合群团组织,发挥辖区平安医院、新街口卫生服务中心专业特长,开展健康义诊、公益健身、视力检测、肩颈按摩等办实事活动。四是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在深入了解流动党员家乡多元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过大年”精彩庙会、元宵灯谜、“他乡亦故乡”等主题活动,增进党员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丰富党员精神文化生活。

上一篇:门头沟区斋堂镇“四坚持、四在前”积极助力维护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大局

下一篇:昌平区延寿镇下庄村开展“延之有理”协商议事——集思广益提升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