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要坚持长期主义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 作者:刘悦雅 发布时间:2025-05-19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动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专门提到“长期主义”,却又多处不离“长期主义”。那么,何为长期主义?
久有规划、事有计划,是长期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紧密接续的“五年规划”,就是在以长期主义的理念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新一代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到中国商飞C919,从塔里木沙漠公路到港珠澳跨海大桥……凡关乎“国之大者”,无不是在规划计划之下坚持破围的硕果。
驰而不息、行而不辍,是长期主义。“杭州六小龙”刷屏全网,“小龙们”的一鸣惊人,并不是横空出世、从天而降的“意外”——其中不乏在政府扶持下“蛰伏”五六年的人,是他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以“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的目标咬定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才有了今日的火爆出圈。
深耕细作、深钻细研,是长期主义。全球AI浪潮下,DeepSeek没有跟风挣快钱,而是坚持回到AI大模型架构底层去创新和优化,以一腔孤勇冲破封锁;《哪吒1》大火后,团队并没有急于将续作端上桌,而是“自讨苦吃”,死磕5年,以最高标准打磨出眼下的爆款《哪吒2》……中国科技与文化产品顶峰相见,离不开坚持长期主义下的精雕细琢。
当然,长期主义并不是慢慢来、等等看,不能把“长期才有效果”作为挡箭牌,而是要把功夫下在“不鸣”的日子里,静待一鸣惊人。因此,要用长期主义的长远眼光摒弃大干快上的浮躁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谈及焦裕禄、谷文昌两位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身上具备打基础利长远、有显绩重潜绩的“长期主义”品质。反观当下,一些干部只想快出成绩,出现“政绩冲动症”,最终只会制造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摒弃一蹴而就的冲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握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多做为民造福、百姓满意的实事和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现实中,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面对任务碌碌无为、佛系应对,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闭”。这与长期主义所倡导的锲而不舍、只争朝夕背道而驰,对事业发展和干部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现象,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接烫手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履职尽责、实干拼创,奋力书写新时代的担当答卷。
要用长期主义的“向下扎根”成为“向上生长”的行家里手。干部成长无捷径,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然而,部分干部面对矛盾问题绕道走,遇到复杂任务甩锅推,既没有担当之心,也缺乏担当之能,难以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要想在火热实践中练就“金刚钻”,就要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做到精其术,专心致志研究本领域、本行业、本部门专项业务和核心技术,既“问不倒”又“难不住”;也要竭其力,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过程中不松劲、不停步,练就攻坚克难的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