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人才工作 > 正文
人才工作

丰台和义街道深化“创智和义”人才计划 打造“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丰台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6-26

和义街道紧扣丰台区“全域人才”发展理念,围绕“大人才观”,深入推进“丰台·学子回家”行动,持续深耕“创智和义”人才计划,以“靶向引才、精准育才、暖心留才、人尽其才”为导向,深化政企校合作,精准服务企业,全方位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推动全域人才集聚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靶向引才: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和义街道从汇聚地区优秀青年人才、吸引高校青年学子、导入高层次专业人才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深度挖掘各行业各领域各类型人才,推动“科技副总”柔性引才、以才引才。持续深化与清华、北航、首经贸等多所高校的合作共建关系。清华大学全市首个“初心服务站”落地和义街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劳动经济学院实习基地落地和义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法学院“善治和义”社会治理法学创新平台暨校地调解工作站落地街道综治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实习基地落地辖区首农发展园区......一个个校地、校企共建平台的搭建,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吸引青年人才汇聚在和义,融入首都高质量发展大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精准育才:打造能力提升“练兵场”

在培养人才方面,和义街道连续两年推出“学子回家”暨“创智和义”人才计划,今年共推出“创智和义先锋营”、校企双向赋能行动、校地协同治理赋能计划等15项人才场景清单,全方位搭建人才成长与价值实现的立体化平台。开展学子企业双向赋能行动,依托特色产业园打造商业航天、未来食品等未来产业孵育基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科技人才提供创新试验田;开展校地协同治理赋能计划,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策划“学子回家·和美同行”城市空间美化项目,助力“丰彩城市艺术季”;“以赛育才”成果转化,依托“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中的“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机制,吸引30余所高校56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将基层治理实际需求与青年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实践参考。通过这些创新实践模式将学术研究扎根社区土壤,让创新成果惠及居民生活,不仅搭建了政校企协同合作的有效平台,更让青年人才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双重提升。

作为15项人才场景中的一项重磅项目,“创智和义先锋营”于今年5月30日正式启动,“创智和义先锋营”作为街道2024年“创智和义”青年人才计划的2.0升级版,今年以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高层次企业人才队伍为目标,从辖区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街道社区挑选30名优秀青年人才纳入培养计划,通过“聚才、赋能、优商”三个维度,根据人才群体特点定制个性化“培养包”。围绕丰台区干部队伍建设“固本强基”计划,针对街道科级干部构建“理论学习—调研实践—实战历练—交流提升”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此外,街道还充分发挥干部培养培训这一固根铸魂功能,通过结对子、强实训、建平台等一系列精准培养路径,发挥市级社区书记工作室“传帮带”效能,开展社区后备力量“蓄水计划”能力提升培训活动10余场,厚植青年人才成长土壤。

暖心留才:构筑近悦远来“生态圈”

街道将人才服务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充分发挥街道“先丰港”、合作发展联盟、民企会客厅等平台资源优势,在“留才”工作中持续创新、精准发力,将人才服务工作做深做实、做出成效。

街道持续完善“人才服务赋能团+服务专员”工作体系,由街道多个职能部门、党群服务中心组成“人才服务赋能团”,街道社区干部作为“服务专员”,优化企业服务包政策,为辖区企业及重点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资源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持续为税源企业、高新企业等发放“人才服务联系卡”,通过“交流对接—需求收集—吹哨报到—跟踪反馈”四个环节形成优化人才服务的闭环。今年以来已累计解决企业、人才各类发展诉求20余项,举办特色党群活动80余场,有效搭建起政企沟通、产才融合的桥梁纽带,助力企业人才成长。

人尽其才: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

在做优人才服务的基础上,和义街道积极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地区产业发展。发挥和义街道清华大学初心服务站阵地作用,组织数批清华学子参与丰台“学子回家”活动,通过短期实践、中期调研、长期课题等形式,“沉浸式”参与街道AI政务场景开发,打造“和小智”政务智能体,以科技赋能政务效能提升深度融入街道基层治理创新。发挥首经贸法学院“善治和义”社会治理法学暨校地调解工作站作用,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法律宣传、理论支撑、课程培训等,切实让高校智力优势深度参与基层多元矛盾纠纷,共同探索党建引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治理路径。

据统计,今年以来600余名学生走进街道社区,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方案,在接诉即办、城市更新、老年人数字素养等具体工作中展现专业价值。这种“把论文写在社区里,让成果惠及家门口”的实践模式,既实现了校地资源的精准对接,更让青年人才在服务地区发展中收获了成长与认同。

下一步,和义街道将积极践行“全域人才”理念,坚持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持续深化政校企合作,构建“人才集聚+作用发挥+价值激励”的人才生态圈,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上一篇:石景山区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周活动

下一篇:2025“匠技丰台”职业技能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