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党建品牌实践案例丨四海镇党委:以“小积分”引领生态建设“大文明”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延庆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7-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延庆区四海镇党委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立足“长城脚下·四季花海”党建品牌,创新推出“生态文明积分制”,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生态文明积分制”,将生态保护行为量化为积分,并与消费场景、精神激励挂钩,实现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生态环境改善、村民意识提升、治理效能增强和生态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提供了“四海样板”。
构建积分体系,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探索村民与企业双主体生态文明积分体系,采取“正向积分+一票否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显著提升了生态保护意识。村民生态文明积分方面,构建以村党支部为实施主体、“‘两委’干部包片”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村民全面参与的工作体系,将全村划分为片区工作组,围绕优化人居环境、倡导文明新风、保护自然生态、发展绿色产业4大类设置12项积分内容,对个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参与积分资格,实现互相监督、共同促进,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企业生态文明积分方面,镇党委牵头成立企业积分领导小组,形成“政府指导+企业深度参与”的工作机制,围绕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公益、生态投资5大类编制28项企业积分清单,引导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对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企业实施“一票否决”,推动“政府主导与企业共建”的生态保护模式落地见效,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捋顺收支模式,打通生态价值转化闭环。镇党委以“两山”转化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为基础,创新生态权益交易工作模式,通过“生态文明积分制”建设,围绕生态资源转化与绿色产业发展,探索形成了村村组团共富、“绿水青山使用费”生态权益交易等八种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为生态文明积分制资金池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生态文明积分制将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方与保护方有效联结起来,形成“资源增值-集体创收-村民受益-生态提质”的自我维持资金循环系统,推动了生态保护由“单向投入”转向“增值循环”,夯实了优良生态本底,并为企业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积分制实施以来,推动村民户均年增收超500元,带动游客量年均提升2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幅逾10%,进一步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打造应用场景,激活绿色生态经济引擎。镇党委创新推出“生态积分+”应用场景,以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让积分“活”起来、“值”起来,有效激活绿色经济、践行“两山”理念。物质奖励联通消费场景,建立生态文明积分管理平台,利用“积分引流-消费增值-反哺生态”闭环价值链工作模式,将积分排名靠前的企业,优先纳入“生态积分存折”消费场景,村民可以使用“生态积分存折”到镇域内民宿、夜市、超市、景点等指定场景消费,促进本地绿色消费市场活力迸发。精神激励强化荣誉导向,镇党委执行“双向激励”工作机制,每年评选“生态文明户”、评定“生态贡献标杆企业”,给予表彰奖励,不断扩大生态“朋友圈”和影响力,激发村民参与生态保护共治共享的热情,促进生态与效益双促进。
下一步,延庆区四海镇党委将立足“长城脚下·四季花海”党建品牌创建,坚持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破解难题、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招”,进一步做实生态文明积分制,扩大参与主体、拓展应用场景,走出一条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的强村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