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打造国际人才集聚“强磁场” 扩大国际交往“朋友圈”
——城市副中心举办“中国海外发展和文化外交”主题交流活动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7-18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的重要一翼,承担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职能。近年来,为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在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城市副中心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进一步吸引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发展环境。
近日,为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通州区人才工作局会同北京ESG研究院邀请红杉学社走进城市副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海外发展和文化外交”主题交流活动,旨在搭建桥梁,共探国际人才合作新路径,深化城市副中心与国际顶尖学术力量的交流合作,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红杉学社是由留英学者发起,汇聚全球10余位院士、100余位资深教授与700余位青年博士,形成了一个跨越国界与学科界限的学术平台,五年来已举办400余场学术活动,是重要的国际人才聚集地与知识分享枢纽。
北京ESG研究院学术顾问刘凯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及全球的绿色发展亟需高水平人才支撑。红杉学社凝聚的留英学者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是推动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红杉学社学者可以为城市副中心的绿色发展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他强调,今后北京ESG研究院将继续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
香港城市大学全球治理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敬涵教授在分享中以《中国海外发展和文化外交:以孔子学院为例》为题,深入探讨了海外发展与文化外交的内在联系、实践路径与未来方向。他认为,海外发展关乎国家利益拓展与全球治理参与,文化外交则是展现国家形象、沟通民心、增进理解与信任的柔性力量。他强调,深入探讨这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州区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在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一核两翼”中的重要一翼。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在城市建设、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际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保障。他强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城市副中心围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不断吸纳和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为国际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机会,期待今后红杉学社人才资源落地于此,共同推动城市副中心的发展。
今年,城市副中心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将“运河英才计划”升级到2.0版本,政策覆盖范围从产业类进一步扩大到战略类、国际类、产业类、创新创业类及青年群体五类人才,构建起覆盖“安居+乐业+成长”的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体系,并通过“一事一议”科研支持、国际人才交流培养、创业启动指导、青年人才职业成长等差异化举措满足人才不同需求。今后,城市副中心仍将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将致力于打造“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有速度”的人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