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坚持“三个融合” 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9-09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党委坚持把深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促进学校治理结构性变革的重要制度举措,以“红墙先锋工程”为牵引,从把握办学方向、建强基层组织、抓实队伍发展等方面探索形成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目标融合,把好学校治理发展方向。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学校党委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每学期由书记讲“开学第一党课”,组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部署党建重点任务、解读学校发展规划,增强党员教师践行党建与育人相融互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顶层设计,将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年度计划合二为一,充分履行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细化任务推进表和责任清单,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级负责、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广大党员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坚持实践融合,赋能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深入实施“支部建在年级组”,大比例实现党支部书记和年级主任的“一肩挑”,将“三会一课”与年级全体教师会、备课组长会、班主任会有机结合,创新“主题党日+教育教学”融合模式,举办“党员导师团国旗下讲话”“红色午间半小时”“让党徽闪亮在课堂”等活动,通过制定“活动反馈单”推动党建活动与课程建设、思政改革相结合,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支部跟进、党员带头、教学互动”的实施路径,助力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育教学。
坚持机制融合,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保障。为保障教师队伍合力高效运行,学校党委积极构建协同融合机制,实施“双培养”计划,完善党员创先评优、民主评议工作办法,制定《党员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导引清单》,从大思政教育、教研共建等方面设置5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既明确了推动党业融合具体举措,又为量化党员在教育教学中作用发挥的实践情况提供了有力抓手。建立党建研习坊,依托“问题调研、案例收集、典型分享、方法提炼和作用辐射”的工作机制,实施“党员牵手成长工程”,党员教师与学生、青年教师结对子,在课题研究中共同提升政治能力和授课水平,在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中促进学生成长,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