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代之声 > 组工论坛 > 正文
组工论坛

以数字化提升协同治理效能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孙才智        发布时间:2025-09-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城市治理正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口流动、交通调度、公共服务等治理场景日益复杂,传统的“人海战术”、“经验决策”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既考验治理能力,更检验治理初心。要以“智”提效、以“治”固本,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智”提效,重在打破壁垒、提升效能。城市治理常陷入多头指挥、各自为战的困境,打造一体化智治平台,能够将“人房地事物”数据下沉网格,通过一个平台、一键调度、一贯到底,让网格事件从多头受理变为精准直达,形成高效闭环办事体系。现代化城市治理,更应打破“数据孤岛”,打通部门壁垒,把每个部门的“小数据”汇聚成城市治理的“大数据”,让分散的信息资源形成治理合力。让数据“跑起来”,效率“提上去”,通过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业务协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数据多跑路、部门多联动、群众少跑腿”,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见”。

“治”固本,让民生诉求成为治理的“指南针”。城市的核心是人,治理的本质是服务。若城市治理盲目追求创新,脱离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就会沦为空中楼阁。然而现实中,有的地方斥巨资建平台却沦为“数字摆设”,实施“一网通办”却让老年人望而却步等等。要让城市治理始终围着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转,让每一项决策、每一次创新都经得起民生需求的检验,避免陷入“为治而治”的空转和“为智而智”的偏差。

“智”与“治”协同,以双向合力提升治理精细度。有了数字化手段,不是万事大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学会俯身倾听,既分析数据研判问题,也走进街巷,主动与群众拉家常、听心声,以脚底板下的调研、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不断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搭建线上线下协商议事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城市治理事务的讨论与决策,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站着看”变为“一起干”。

城市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超大特大城市作为人口、资源、要素的聚合体,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硬支撑”和以人民为中心治理理念的“软内核”,要以“治”的理念指引“智”的创新方向,以“智”的效能强化“治”的落地实施,实现超大特大城市“韧性发展”与“民生改善”双赢,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