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两新"党建 > 正文
"两新"党建

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打造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服务网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10-10

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探索平台圈、学习圈、服务圈、交流圈、治理圈“五圈融合”新模式,推动西交民巷社区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从功能复合的核心阵地到友好驿站,街道通过提供渠道、赋予角色,激活基层的服务引擎,织就了一张立体化、全天候、全地域的关爱网络,让新就业群体组织“强”起来、服务“优”起来、党员“动”起来,实现新就业群体由“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

一是搭建资源平台,构建服务体系。构建“街道工委--党群服务中心党委--新兴领域党组织”三级护航体系,依托东松树党群服务中心和西交民巷社区服务站打造“小哥驿站”,设置新就业群体报到点、小院议事厅、就餐小屋等功能区块,深入实施“关爱护航”行动。汇聚全国人大、国家大剧院、北京市第二医院等驻区单位构建“资源平台圈”,开展暑期托管、文艺上门、健康关怀等暖心服务,为新就业小哥及其家属提供多样化生活需求。

二是优化服务矩阵,破解需求难题。以党群阵地为轴心,推动暖“新”服务向全社区延伸,聚焦休息难、充电难、进门难等问题,街道深挖社区商户资源,携手海友酒店共建24H全时驿站,带动西来顺饭庄、新世界美发等“友好商户”打造“红墙小哥暖心港”5处;探索在西交民巷27号院、62号院等居民聚集小区健全完善门牌、友好地图、设置快递外卖代收等基础设施;在社区全域新设充电桩8处、充电柜2组,上门为新就业群体集中院落安装院外充电盒10余个,依托“红墙数字5.0”系统加强辖区高频充电骑手的安全管理,切实提高小哥群体工作效率。

三是开展暖心活动,增强家园意识。拓宽小哥个人成长发展渠道,依托地区美发、餐饮等“友好商户”资源,充实“三新学院”实训基地师资库,开设食品制作、理发培训等技能学堂17场;发挥东松树党群服务中心四合院文化底蕴,打造“红松承艺”课堂,开设“非遗二十四节气”“红松绘梦”等文化活动近60场,累计服务530余人次。切实增强快递小哥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多的快递小哥主动参与到社区家园活动中。

四是推动双向服务,促进家园共治。持续激发小哥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引领熟悉片区,有责任心,热心公益的小哥担任楼门院长、参与小院议事,组建“蓝卫士”志愿服务队,开展“顺手公益”“助老志愿”“文明监督”,协助做好交通文明引导、安全隐患排查、空巢老人帮扶等工作,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参与人数50余人次。

上一篇: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朝阳区“友好商业街”正式开街

下一篇:朝阳区六里屯街道推进“两新”党建工作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