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人才工作 > 正文
人才工作

海淀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1年第一次会议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6-08

5月31日,海淀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采用视频形式召开2021年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精神,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加快打造国际人才高地,更好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区委书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军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海淀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到会指导。区委副书记、区长、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合生,区委副书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和北京市近期人才工作精神,重点通报了海淀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方案、2020年全区人才工作情况和人才住房保障工作情况,审议通过了《海淀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工作要点》、2021年“人才工作十件实事”以及《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建设2021年工作方案》《2021年人才工作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建议方案》。在专题研讨环节,中关村科学城综合部、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东升镇等单位围绕本系统、本地区人才工作成效进行交流发言,表达了更好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助力区域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以更大力度集聚人才,更优机制培育人才,更好平台使用人才,更佳环境服务人才,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下一步,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面吸引汇聚人才,千方百计服务人才,扎实推进人才事业创新发展。

刘敏华对我区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下一步人才工作发展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关村品牌效应,着力引好人才,全要素建设好国际人才社区。要充分发挥中关村资源优势,着力育好人才,持续深入推进央地人才一体化,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育才。要发挥中关村人才特区作用,着力用好人才,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面向“十四五”开局之年,希望海淀区在人才引领发展方面再接再厉,多措并举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就做好下一阶段海淀区人才工作,于军指出,人才是海淀发展的核心优势,要突出人才战略位置,把握人才工作方向,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和正确的人才观,在思想上重视人才,在感情上贴近人才,在事业上重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活力,有力支撑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确保海淀始终走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最前头,走在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最前头,走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最前头,为首都发展贡献硬核力量。

于军强调,当前,落实好国家战略,推进海淀创新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做支撑。要加强人才培养,统筹抓好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农业等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人才引进,完善引才机制,创新引才方式,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吸引聚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加强人才使用,推动重大科创平台落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各类人才大显身手、一展本领提供创新创业沃土。

于军要求,要紧紧抓住“两区”建设和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要加强改革创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加强人才服务,针对不同人才群体特点,量身定制差异化服务方案,建设“人才会客厅”和“人才驿站”,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要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以“三厅一道”示范点位为核心,统筹推进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服务的集中落位,加快建设特色示范片区,打造具有海淀特色、国际水准的社区样板。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格局体系,压紧压实人才工作责任,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保障,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远的战略眼界、更宽的全局胸襟、更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努力开创人才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十四五”海淀人才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

区领导张劲林、张若冰、陈朝晖以及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关单位和各街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上一篇:房山区召开第十三批“人才京郊行”挂职专家对接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中关村氢能发展论坛在房山区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