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朝阳区聚焦十年党组织换届 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6-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朝阳区共历经四次村和社区党组织换届。随着中央、市委对换届目标要求的提高和区情的变化,朝阳区委在十年中不断探索党组织换届新的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统一,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选举产生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好书记、配强团结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好班子,为朝阳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不放松。十八大以来,朝阳区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换届始终,在区委坚强领导、街乡党(工)委严格把控下,选优配强村和社区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带头人,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居委会主任,确保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2012年,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仅为35%和38.15%,2021年达到100%和88.8%,比例大幅增加,实现了党的全面领导在基层落实落地。

坚持选人用人标准严把关。按照中央和市委“一好双强”(2012年)、“双好双强”(2021年)的任职要求,朝阳区始终坚持高线选人,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三高三强”人才(即专业素养高、工作积极性高、群众满意度高、创造能力强、服务能力强、亲和力强的人才)选拔到村和社区“两委”班子队伍中。根据“五好、十不能”(2019年、2021年)标准,落实“两委”人选资格联审机制和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制度,强化区委在党组织书记动议提名、联合考察阶段的统筹把关,防止候选人带病上岗。2021年,朝阳区共联审“两委”候选人16024人,26名不符合任职条件的被排除在门外。

坚持规范选举方式促民主。“公推直选”(2012年)到“两推一选”(2019年),朝阳区不断完善党组织选举方式,通过党员、群众代表推荐和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把推荐权交给群众、把选举权赋予党员,实现组织选人与群众参与相统一,提高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群众公认程度,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推进党内民主政治建设迈向新台阶。

坚持优化班子结构保发展。十年来,朝阳区不断致力于优化党组织班子年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通过本地挖潜、 跨区域选拔、拓宽选人渠道等多种方式把年轻有为的干部选进来,大胆使用在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实现了“两委”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社区“两委”班子年龄由2012年的平均47.5岁下降到2021年的平均41.1岁,社区书记平均年龄由2012年的47.5岁下降到2021年的45.96岁,村书记平均年龄由2012年的49.47岁下降到2021年的46.7岁;社区、村“两委”班子学历分别由2012年的75.6%、81.89%提高到2021年的96.7%、88.1%,分别上升了20.9和7.7个百分点,班子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朝阳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奠定强大的组织基础和人才保障。

上一篇:顺义区后沙峪镇新任村和社区“两委”干部任职培训班圆满结课

下一篇:石景山区教育系统三措施打造教育系统“红帆”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