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杨镇四个“贯彻始终” 推进棚改工作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顺义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8-28
顺义区杨镇地区党委以“党旗引领棚改路,党徽闪耀争先锋”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以党建工作促杨镇棚改工程顺利实施,创新工作方法,仅用5天时间就100%圆满完成入户登记工作,在8月16日奖励期第一天,整体签约率达到93%,所有村的签约率都在90%以上,其中老庄户村签约率达100%。
一、党建引领贯彻始终。一是临时党委总揽全局。成立杨镇地区棚改项目临时党委,杨镇地区党委书记任临时党委书记,建立“党委领导、支部负责、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棚改工作的强大合力。临时党委书记为工作人员、党员讲授专题党课,阐述杨镇棚改项目的实施背景和重大意义,同时把政策讲透彻、把要求讲清楚,确保责任到人,形成强大合力服务棚改。二是临时支部具体协调。按照棚改涉及村成立6个临时党支部,由杨镇棚改工作主要副职领导任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相关公司负责人为支部委员,全面推进辖区内的棚改工作。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7.18”民主日为党员讲党课,讲清形势,讲明政策,讲出要求,加强支部内部党员的沟通和交流,动员全体党员支持配合工作、带动村民顺利完成棚改早迁新居。三是党员带头发挥作用。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活动,制作党员承诺墙,组织党员签署《顺义区杨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党员承诺书》,在党员户家门前悬挂党旗,让每名党员亮出身份,亮出承诺。组织本村党员与在职党员共同成立村党员先锋队,以队伍形式,发挥党员在维护稳定、政策宣传、抵制违建、遵纪守法、建言献策、调解纠纷、带头拆迁、服务群众共八个方面的作用,同时引导党员争当先锋、做出表率;在工作组入户过程中,先入党员户,全体党员带头配合工作组调查,打消少数村民观望的消极情绪,给群众一个良好的示范。
二、公开、公平、公正贯彻始终。棚改项目严格执行过程“全公开”、重要节点“五公示”的机制,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工作原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贯始终”,保持棚改政策与各项结果的阳光透明。一是坚持实时公开。及时将棚改政策、工作流程进度、各方服务机构及人员信息、被拆迁人权利与义务、安置房户型与面积等内容通过手册、公示屏、公示栏、公众号、广播等方式进行实时公开。二是坚持公开透明。将棚改整体情况、补偿标准、工作步骤安排等内容全部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让每户村民按照宣传手册,自己就可以计算出补偿金额,确保棚改工作的公开透明。三是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经历基础数据摸底、各类情况汇总、综合分析研判、充分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等过程的基础上,履行完成全部法律程序,制定形成杨镇地区棚改补偿政策最终版。补偿政策具备严肃性、权威性,将贯彻棚改的全过程,绝不更改。
三、以人为本贯彻始终。灵活政策,保障权益。在棚改补偿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货币补偿和房屋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注重舆论,强化宣传。由临时党委牵头,创立微信公众号、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宣传片,强化舆论引导、宣传棚改政策、通报棚改动态,让广大村民正确把握棚改意义,随时了解项目进度,引导村民支持配合棚改。记录生活,留下回忆。制作播放“家园记忆”相关纪录片,为村民拍摄照片,留住老村子、老街道、老物件的珍贵画面,记录下家人在老房子、老院落里合影的幸福瞬间,以热情、温情推动棚改工作顺利开展。
四、正风肃纪贯彻始终。筑牢防线,严守纪律。在棚改工作中临时党委将廉洁教育贯穿始终,做到逢会必讲廉洁,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营造出拆迁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高压态势。同时与每一名参与棚改工作的党员签订廉洁责任书,将棚改纪律和廉洁履职底线让每一名党员知晓。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工作人员统一接受培训,要求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操作流程进行入户登记,按照统一规范、统一制式表单来填写数据,录入系统联网,实时将录入数据上传至系统中,并由系统自动核算生成结果。指挥部设立电子显示屏,数据变化情况同步更新,公开透明,杜绝人为篡改、暗箱操作的可能。全程审计,全程监督。棚改项目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把关;同时抽调纪检工作人员成立监督组,并吸收“两委”干部、老党员、镇党代表、人大代表加入监督组,专门设立“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接受群众监督,坚决堵住棚改工作中因人情、关系等造成的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