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人才工作 > 正文
人才工作

朝阳区汇集人才资源,谱写“融合”新篇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12-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一重要论断赋予了新时代人才工作更加重要的使命任务。

朝阳区聚焦“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CBD国际人才港”,立足自贸区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区域国际化资源优势,整合联动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商协会等机构,利用各类文化交流阵地、创新创业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外交流活动,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国际交往、文化融合、资源共享、政企互通的交流合作平台,积极营造多元、开放、包容的人才集聚氛围。

开放“融”入,资源共享建新平台。朝阳区国际化资源集聚优势明显,集中了除俄罗斯外的全部外国驻华使馆,90%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80%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7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的外资金融机构、50%以上的国际性会议和超过60%的外籍人口,成为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

怎样让来华的国际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朝阳区通过链接服务组织、建立交流融合平台,将优质国际化资源转化为自贸试验区发展资源,打造北京对外开放高地。

为帮助国际创业者、来华留学生、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更好地了解自贸区政策,2021年3月31日,国际人才交流论坛暨“机会实验室”第一场活动——“探索自贸区外籍人才发展机遇”在北京CBD国际人才港举办,吸引了来自挪威、埃及、墨西哥、摩洛哥、尼泊尔等10个国家的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商会的代表和20多个国家的创业者、企业高层管理者、校友人才参与。

该活动由国际校友人才联盟(ATA)和NHUB无限港联合主办。论坛围绕自贸区的目标规划、支持政策以及发展机遇展开对话。“很感谢有这样的平台,了解北京的创业环境和人才政策,为更好的融入和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蒂亚戈表示。

朝阳区重点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区人才咨询服务机构协会(猎头联盟)、北京CBD商学院联盟、海外知名高校北京校友会人才联盟等众多专业化社会组织和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市场紧密联系,聚焦国际人才发展问题,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孵化、创业教育、投资对接、政策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了人才更好地融合与融入。

此外,朝阳区还通过与各国各级各类人才服务组织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加强与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商协会(北京CBD金融商会等)、国际传媒机构(美联社等)的合作,汲取国际智慧、借鉴国际经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拓展全球经贸合作机会、营造国际创新氛围,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落户朝阳,同时为自贸区企业“走出去”搭建国际商贸的服务平台。通过深化服务、开展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国际高端商务人才俱乐部、CBD人力资源经理人俱乐部、CBD楼宇协会等人才社群作用,打造人才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真正让国际人才“融”入朝阳。

创新“融”合,空间赋能塑新阵地。舒适的沙发、原木色茶几相互辉映、茂盛的绿植,精巧的布局让人倍感清新。去年年初,将台丽都会客厅正式亮相。在这里,人们可以在书架间翻阅好书,可以靠着透亮落地窗小憩,也可以坐下来品一杯热茶。如果有正式会议,这里还有专门场地供多方会谈。“这里如同家一样温馨,也成为我们工作交流和休憩的好场所。”辖区企业白领史蒂芬成为这里的常客。

将台地区以丽都会客厅为主阵地,开展特色服务,以“友好、融合、新意”为区域形象定位,注重品质改善提升,以新需求带动新供给,政企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个更加有活力、更加有魅力的丽都商圈。丽都商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汇聚了多所国际学校和国际医疗机构,11家高端酒店与36万平方米的国际化产业办公空间,承载着北京国际化重要窗口的使命。

2019年12月4日,白领驿站——北京CBD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白领驿站”是上班族们休闲时光的打卡地。走进驿站内,展墙上分别展示了“CBD国际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导图、区域化党建介绍、商务中心区示意图等内容;商务沙龙区,用书架与其他区域隔开,可供白领安静阅读;站在多功能厅270度全景玻璃幕墙前,车水马龙的东三环,近在咫尺的央视大楼、中信大厦,CBD美景尽收眼底。驿站还设有健身区、红色直播间、会议室等,11个板块分布均匀,可为辖区白领提供各类服务。

“白领驿站以‘驿空间、舞平台’为核心设计理念,突出白领驿站的补给、枢纽作用,强化了阵地对资源的整合、对组织的培育、对社会的联系。”北京CBD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白领驿站着力打造党群活动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形象展示平台、资源整合平台、服务群众平台等5大功能平台,团体使用驿站内空间可网上预约。截至目前,白领驿站累计开展活动超过200场,接待超过3000人次参观,累计服务超过2000万人次。

丽都会客厅、CBD“白领驿站”只是朝阳区为自贸区人才提供便捷充裕的交流空间,通过与“两新”党建、人才服务、文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为空间资源赋能的一个缩影。

郎园城市书屋、杂书馆……一个个新的文化阵地如雨后春笋,亮相朝阳。近年来,朝阳区利用现有创新创业空间、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大企业创新中心等空间资源打造自贸区人才会客厅,为自贸区内的国际人才提供资源共享、交流成长、成果展示的聚合空间和活动阵地。2021年9月17日,朝阳区又设立了一批“人才会客厅”,包括“两区”人才会客厅、科学家会客厅、国际创投青年会客厅、国际文化原创青年会客厅等。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公共阅读空间等,推进CBD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文化新地标,带动提升首都文化品质和城市面貌,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吸引更多外籍人才了解中国、认识朝阳。

互惠“融”通,国际合作辟新路径。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朝阳区通过组织文化节、论坛、沙龙等活动,促进自贸区人才间的情感交流、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支持和学术分享。

作为首都对外交往的桥头堡,朝阳区紧扣国际化发展主攻方向,开展了多个重点专项人才项目。面向商务人才群体,搭建CBD大讲堂、百才讲坛等集智慧分享、价值传导、经验交流为一体的高端特色培训平台,不断拓宽人才国际视野、增强人才战略思维。朝阳区国际化程度高,外籍人才集聚度高,为畅通人才流动,率先设立朝阳区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为出入境、停居留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创业大赛为契机,吸引集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加强国际冬奥人才的培养与交流,与延庆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共建国际人才交流驿站、京张冰雪项目场馆人才联盟,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力支持亚投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知名组织落户朝阳,与中欧企业家峰会、未来论坛等一系列重量级国际平台深入对接,促进国际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持续聚集,加速推进朝阳国际化发展。

在国际合作中开辟“新”路径。朝阳区通过经常性开展座谈联谊、参观展览、文娱汇演、楼宇企业运动会等活动,加强人才间情感沟通,促进交流互动。组织开展使馆文化日、国际文化市集、社区国际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增进国际交往与合作。积极开展政策宣讲、资源对接、项目路演等活动,为人才架设政企沟通桥梁、畅通人才政治参与渠道、提供创新创业社交服务。定期开展国际专家交流分享会、高端峰会论坛、主题沙龙等活动,例如CBD论坛、CBD人才发展双月坛、全球500强人才发展论坛等,重点关注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商务会展、医疗健康等行业领域,促进人才学术思想交流、凝聚提升创新发展动力。

北京CBD论坛、服贸会、国际商务节……多项品牌活动助推国际化资源和要素的集聚,使朝阳成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集聚中心”、交流的“活动中心”、流动的“枢纽中心”。朝阳区牢牢把握国际化发展方向,高标准规划建设第四使馆区及周边配套设施,深入推进望京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推动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人才公寓等项目落地,全方位打造“类海外”环境,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来朝阳创新创业。

“融合”为人才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朝阳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之时,以国际化视野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积极搭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千方百计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切实打造发展培育、综合服务、交流融合等全周期服务链条,构筑机制活、平台优、政策好、环境佳的人才战略高地,真正使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了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怀柔区“三链对接”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

下一篇: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到房山区调研“人才京郊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