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发展新引擎 国际化朝阳添动能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12-31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高水平推进“两区”建设,朝阳区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整合全区各类创新资源,打造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化运作的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并通过搭建全要素全链条的人才发展服务平台,有效推进朝阳区人才创新发展,为推动国际化朝阳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添能蓄势,优质沃土孕育生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有效推进朝阳区人才创新发展,朝阳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德勤中国、长江商学院、优客工场、鲲鹏中心等知名创新机构共同发起开放式、创新型组织“人才创新发展联盟”,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共享、各类创新主体互补,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发展土壤。
人才创新发展联盟致力于通过强化创新合作,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整合,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创新链条、资本、空间、服务等创新要素的全方位支持;通过深化智力合作,提升区域发展效能,促进区域政策的创新完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拓展生态合作,搭建多元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创新力量整合,实现创新引领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生态。
除了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发展土壤,朝阳区还通过联合区内世界五百强等大型企业,组建大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赋能国际大企业创新业务的孵化、落地、加速和成长,为创新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加码,开创全新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模式。
“十三五”以来,朝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国际化特色突出,区域内有全市60%的世界500强企业,7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这些大企业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由于缺少服务国际创新资源的平台和机制,导致很多增量业务并未落地朝阳。”大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孵化加速初期无营收、无税收、存续时间无法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大企业创新项目与政府、资本之间存在大片的空白地带,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创投资本无法快速对接早期企业创新项目,无法及时响应企业创新的痛点及发展需求。
结合国内创新产业发展趋势及朝阳区国际商务氛围深厚、大企业集中等优势,朝阳区建立了针对大企业边缘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的联合创新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企业创新,进一步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沟通,对接其国际化业务需求,引导其创新资源在朝阳落地成长。
作为一家创立不久的充电桩互联网及硬件运营科技公司,2017年,上海电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数千家候选企业中脱颖而出,其“充电机器人”项目被戴姆勒选中,成为中国区加速营一期校友企业。2018年,电享科技再次以“大数据平台”项目二次入选该加速营。在成为戴姆勒等公司技术供应商后,2018年底,戴姆勒促成电享科技获得英国石油、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两笔风险投资,使得这家初创科技公司获得国际企业的认可与在国际市场的推广。
依托联合开放式创新中心,戴姆勒创新中心、奔驰中国等企业,对接大企业创新需求,定向加速创新业务,并对孵化成功、入选加速营、大企业新业务等初创公司进行投资,提供创新场景、加速创新项目、落地创新业务的国际化阵地,推动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新业务、新模式落地朝阳,生根朝阳,发展朝阳,反哺朝阳。
搭建平台,创新项目生根发芽。平台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平台。如何让国际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在搭建平台方面,朝阳区以OTEC海外人才创业大会为依托,探索将自贸区打造成海外人才归国创新创业首选地,并在自贸区内举办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家论坛等活动,不断使全球顶级科学家汇聚朝阳,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及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朝阳。
作为朝阳区服务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近日,第九届海外人才创业大会(OTEC2021)成功举办。经过九年的飞速发展,OTEC已经成为很多全球创业者心中的“创业第一站”。
多年来,在OTEC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下,一批又一批创业项目在朝阳落地生根、茁壮成长。OTEC2021全球创业赛依托各行业领域成熟产业链,促成创新创业要素的全面对接,进一步提升项目落地成功率。今年的OTEC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为基本出发点,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全球创业赛为端口,搭建企业、投资机构、国际商会等各方合作平台,推动项目和人才资源等创新创业要素的对接。
“本届大会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主办方联合科技媒体TechNode等机构,推出智能出行、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与新零售三个科技垂直领域TOP10榜单,颁发了最具成长潜力奖、最佳科技创新奖和最佳投资价值奖三个最佳奖项,营造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示范引领的良好氛围,吸引一批创新性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创新企业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朝阳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会还围绕“两区”建设和“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举办创新峰会,就中国创新趋势、跨境投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前沿领域和热点话题,邀请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深入开展分享对话。
朝阳区始终致力于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九年来,OTEC共吸引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0多名创业者、7000多个创业项目,其中520多个创业项目落地北京、361多个创业项目落地朝阳。
完善体系,人才发展加码提速。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必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释放人才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朝阳区充分发挥CBD区域国际化教育资源集聚优势,打造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化运作的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结合自贸区建设重点培育数字经济、服务贸易、跨境金融、医疗健康等新经济、新业态人才,推动形成高质量人才格局的基础。
2015年,朝阳区成立CBD商学院联盟,国内外知名高校商学院、研究院所及商务培训机构等16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商学院、研究院所及商务培训机构,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实力和水平,为朝阳区商务人才发展提供国际化、高端化的教育资源,营造区域商务氛围,加速商务人才聚集,引领和促进区域商务培训发展。
同一年,朝阳区还创办了海归CEO创业培训班,学习内容包括科技前沿分享、产品技术、法律、营销、人才招聘、财税、创业政策等。当年经过四期海归留学生培训项目的开办,总结工作经验,摸索出更加切合培训项目的发展路径,即“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海归CEO,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2016年,一个针对创新创业海归人才、专注“传帮带育”的培训项目逐渐走向成熟,并以一个更加新颖的名字面向公众:凤凰学院。
凤凰学院依托朝阳区“凤凰计划”和海外人才创业大会(OTEC)多年聚集的人才、项目、资本等优质资源,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创投机构合伙人、“凤凰计划”人才作为导师,为海归创业者提供创业课程培训、实践走访交流及创新创业政策咨询等。
“凤凰学院的培训对象主要针对天使、PreA和A轮阶段的中早期创业公司和团队,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和学员管理,让导师和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干货分享。”朝阳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凤凰学院完全公益,入选学员并不需要缴纳任何学费或住宿费,只需负担自己的交通费用即可。
凤凰学院最初以课程讲授为主,逐步实现授课与实践、单向传授与双向交流相结合,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课程包括了轻松诙谐的氛围、独到深刻的角度的创业知识讲授以及前沿突破性的内容,不断为学员提供周到的共享服务。许多学员特意从外地乘飞机或高铁来京,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上课,但很少有人缺课。
凤凰学院取得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巧,而是久久为功之力。通过不断深入摸索,迄今为止,凤凰学院已经成功开办了七期,学员总人数约200人,逐步实现了学员自身创新创业素质提升与导师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探索形成了助力创业项目落地、支持初创企业成长的新模式。
实现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推动升级发展,人才是引擎。朝阳区在培育高层次人才架桥铺路的进程中,过去步伐稳健,未来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