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努力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4-29
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是全区最早启动棚改拆迁,历时最长、涉拆范围最大的街道,街道党工委针对老区和新区两线办公、户籍居民人户分离和常住居民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不断在完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上下功夫,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集成服务”少跑腿,提高“接办”能力。“一窗通办”推动服务便民,针对群众诉求中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需求较高等特点,整合机关各科室对外服务办公事项和流程,编制《东辛房街道对外服务工作手册》,强化集综合窗口、接待中心、接诉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跑腿办理、窗口统一出件”的便民办事模式,实现民政、残联、低保等13大项220小项业务“一窗”办理,切实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全能培训”打造高效队伍,坚持每周安排半天时间组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开展业务培训,促进干部“一专多能”;梳理汇总“东辛房街道接诉即办信息平台”的系统管理、案件签收、办理方法、转派流程、回复标准等要求,形成《“接诉即办”工作手册》,做到机关干部人手一册,努力打造集成服务全能岗,提升接待服务群众效能。
“错时延时”不打烊,实现“即时”响应。线上“7×24”全时响应,坚持群众的诉求就是“哨声”,组织18名机关干部成立“接诉即办工作组”,建立“应急处置工作群”,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实现24小时“全天候”值守,确保任何时间接到的“12345”热线诉求第一时间派发、处置,切实让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有人办、马上办。线下“5+2”天天服务,组织30名机关干部,成立“政务服务工作组”,推行为民服务“5+2”工作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日、双休日便民服务“不打烊”,切实增强便民服务时效性,提高群众满意度。
“建章立制”抓落实,强化“办理”实效。主动出击推动“问题前置”,建立机关干部“离案办公”制度和社区疑难问题专报工作机制,组织机关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及时发现、上报、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社区自身不好解决的矛盾隐患,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群众难题。上下联动推动“及时办理”,建立接诉即办“日汇报、周会商、月总结、专题会商会”工作机制,分类梳理群众诉求,及时向街道机关相应职能科室、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吹哨”,有效解决了“僵尸车”停放、群租房整治、新区居民买菜难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今年第一季度,东辛房街道“接诉即办”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在全区综合排名第二位,相关做法被《北京日报》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