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广外街道扎实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筹备工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10-23
2018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即将启动,做好社区换届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部署要求的重要体现。面临社区换届新情况、新特点和随之增大的工作难度,西城区广外街道深入分析研判形势,精准施策,主动作为。
一、加强梯队建设,筑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广外街道现有社区数量居全区街道系统第一。近年来针对社区换届选人用人难、储备力量不足现实问题,街道积极寻求解决对策。一是建立人才储备库。2015年启动社区工作者人才储备库建设,适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业绩评估、组织考察等环节程序,共储备人才81名。二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坚持每年对储备人才开展不少于30个学时的政策理论和专业技能集中培训,加强学习成果交流研讨。三是注重岗位实践锻炼。在平时工作中社区党委重点安排储备人才到拆违环境整治一线、人大换届选举等急难险重工作,磨练意志品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根据工作需要短期抽调参与街道科室中心工作,多岗位交流拓宽工作视野。四是严格规范管理。制定实施《广外街道社区工作者人才储备库培养管理办法》,重点考察储备人才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履职能力,做到能进能出动态管理。2015年选用了储备库内16名社工担任社区副职。今年面临社区换届中层干部大幅调整,重点选派24名社区干部进行四个月的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挂职结束后每位干部认真进行总结,街道有关部门对挂职干部进行组织考察,明确使用方向。例如:1名经过多年培养锻炼的社区副职干部在老书记突然病退的情况下,关键时候能够顶上去,全面牵头负责社区整体工作,使社区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综合研判精准施策
面对社区数量较多、社区发展差异较大的实际,街道加强对社区综合分析分类研判,明确工作举措。在2015年社区换届中,将《广外街道社区多元治理星级评估体系》量化考核评估结果与街道科室评价、社区在重点工作中表现相结合,将社区评定为A、B、C三类,A类是社区工作基础较好,多年来均为四星以上。B类是社区工作完成一般。其中再细划分为B类上是近三年工作呈上升态势,B类中是多年来工作一直较为平稳,B类下是近三年工作呈下降态势。C类是总体表现欠佳,需要下一步重点帮扶改进的社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班子配备及工作指导,取得一定成效。如2015年有两个C类社区经过调整社区党组织书记、优化班子结构等措施,目前综合评定后已提升到B类。今年我们继续采取分类研判现有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明确A类社区首要目标是保先进、创特色、树品牌。注重强化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引领作用。B类社区首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当进行社区间正副职岗位交流,并从人才储备库中选用干部,加强老中青相结合的团队建设。C类社区重点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关键是配强社区带头人,优化班子结构,为改进和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三、敢于迎难而上,着力破解社区规模调整难题
按照市区关于“减少一千户以下和三千户以上”社区规模调整的有关规定,着眼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水平和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的要求,坚持高起点和高站位,主动作为,全力完成社区规模调整。一是因地制宜,科学决策。集中精力对三千户以上10个社区及其周边社区深入分析,对地理位置、居民构成、小区规模、历史沿革、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本着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稳妥可行的原则,不搞绝对化的“一刀切”。期间经反复酝酿和修改调整方案达十余次,最终拆分5个社区,社区总数增加到35个。二是迎难而上,积极落实。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拆分社区规模所带来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人员配备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我们来讲确实是个挑战。为此街道集中人力充分挖掘地区各类资源,多措并举积极筹措社区用房房源。目前新增设的5个社区中的3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已经解决,另外2个正在积极协调解决中。在班子配备上坚持把握新老结合、锻炼队伍、统筹安排,确保工作紧密衔接、高效运转、平稳过渡、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