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密云穆家峪镇党委创新实施项目党建助推棚改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密云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9-29

密云穆家峪镇新农村、刘林池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是2018年密云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近年来密云区体量最大的棚改项目,惠及群众3951户8050人。项目涉及的住宅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穆家峪镇党委创新实施项目党建,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棚改的工作优势,有效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创新组织设置,汇聚棚改合力。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穆家峪镇党委依托新刘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统筹区住建委、项目实施单位住总绿都公司、穆家峪镇党政班子成员、新农村、刘林池村等党员干部,成立临时党总支,并根据棚改项目各方面工作需要,设置了“项目推进、项目建设、保障维稳、监督管理、宣传动员”5个临时党支部,明确人员组成、工作职责,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打造推进项目的领导核心,汇聚推进工作的合力,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建立工作机制,保障项目推进。统一思想“一把尺”。临时党总支定期召开党支部负责人和党员干部会议,认真学习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区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及时传达区委关于新刘地区棚改项目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执行政策“一把尺”。临时党总支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公开等制度,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标准管全部”,确保落实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走偏。部门联动“一把尺”。临时党总支对各支部统一工作标准、严格工作要求,促进各支部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共同推进棚改项目。考核标准“一把尺”。根据党员在项目推进中的表现,临时党总支统一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日常考核、党支部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员积分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监督执纪“一把尺”。结合棚改项目,临时党总支与所属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由监督管理党支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干部履职监督。

加强宣传教育,凝聚思想共识。党性教育强意识。通过党员集中学习、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加强对所属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党员正确认识理解项目建设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党员意识、模范意识和纪律意识,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带头落实区镇两级工作部署,带头做好群众工作。选树典型做示范。制定《穆家峪镇“新刘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专项行动》新闻宣传工作方案,围绕棚改项目,选树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先进典型,通过市、区电视台、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包片联户聚民心。在新农村、刘林池村通过开展党员“包片联户”活动,组织党员进村入户向群众传达中央、市、区有关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广泛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讲清讲透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和标准,把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作用发挥。推行“三亮”行动。通过佩戴党徽、公开栏公示、佩戴岗位牌、发放服务卡等方式,推动党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接受群众监督。下沉“一线”工作。构建人员力量下沉、工作职责下沉的工作格局,区、镇领导下沉至“一线”指挥,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科室、部门骨干力量下沉至村党支部担任支部副书记,强化对棚改工作的指导把关,推动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在棚改一线。实施“次序”动员。在宅基地认定、拆违等重点难点工作中,依次按照党员干部、普通党员、村民代表、普通群众的顺序动员推进。凡涉及福利分配、回迁选房等事项,则由普通群众优先享受发展成果,党员干部最后安排,切实体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基本要求。开展“听、访、解”活动。结合宅基地认定,临时党总支深入开展“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活动,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对项目涉及的1959处宅基地院落逐一入户走访调查,在了解群众想法、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确定了“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合情合理,依法依规”的认定原则,赢得群众支持,顺利完成了认定工作,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有效促进了新刘地区棚改工作,截至目前,新刘地区棚改项目宅基地入户清登工作已基本完成,地上物清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上一篇:通州区住建委党委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质量

下一篇: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实施“领雁工程”加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