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干部工作 > 正文
干部工作

通州区采用“3+6”的培养模式打造堪当重任的中青年干部队伍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06-28

为了做好副中心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通州区连续17年举办“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办班过程中,强化需求导向,科学设置课程,坚持党性修养与实践锻炼并重,创新性地提出“3+6”的培养模式。即在党校3个月的集中理论学习基础上,突出实践环节,增加6个月的实践锻炼,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提高建设副中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以支部建设为引领,深化思想共识

突出党建引领,用抓党建的方法抓培训。一是强化培训班党支部的主体地位。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根据往年良好做法,在培训班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在学员一周的封闭军训、相互熟悉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动员、竞选演讲、公开打分,选举出学员公认的能力强、作风硬、敢负责、愿服务的支委会班子成员,明确组织、宣传、纪检、文体、生活等各委员岗位分工和职责任务,定期召开支委会,增强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抓思想共识的作用。在临时党支部的引领下,利用微信群、党小组活动等方式,组织学员开展“每日心语”、“每日小结”、“红色歌曲表演赛”等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培训班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升培训班整体凝聚力,为培训取得实效打牢基础。三是切实发挥党支部抓作风建设的作用。研究制定《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以支部为抓手,强化制度约束,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组织学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

二、以“项目制”为抓手,深化顶层设计

突出过程管理,用项目管理的优势抓培训。一是强化责任。实施项目管理,区委组织部指导区委党校成立项目组,选派2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党校优秀班主任作为项目负责人,加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二是提前谋划。加强训前调研,从城市副中心形势任务、区委培养年轻干部的需求、单位一把手期望、学员思想困惑等多个角度,精准对接培训需求,明确培训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对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的相关规定,在把握干部培训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设立“封闭军训、党的理论、党性教育、副中心建设研究、领导能力提升”等课程单元。针对中青年干部特点,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拓展训练、录像教学、与区领导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培训,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三是加强评估。每个教学单元组织1次问卷评估,组织学员对授课教师、班主任工作进行打分,及时反馈培训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项目中期评估会和结项评审会,通报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区委组织部对项目全程跟踪并在项目结束后就项目完成质量进行反馈,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用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促进项目质量的提升。

三、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化实践特色

突出问题导向,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抓培训。一是实施调研式学习。每周安排1天调研,让调研工作贯穿培训始终。创新“1+1+1”调研模式,推动党校、学员、区委研究室三方的合作,聘请党校教授和研究室干部作为学员辅导老师,推进选题、导师、地点由“三定”(即:定题目、定导师、定地点)到“三选”(即:选题目、选导师、选地点)转变,实现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培训调研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引导学员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二是推动授课“进现场”。不满足于传统“一对多”的授课模式,突出现场教学,深化实践特色。组织学员走出党校,深入通州核心区、廉政主题公园,增强学员副中心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学员走出通州,赴北京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西城区网格管理服务中心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学员思想站位,开阔学员眼界。组织学员走出北京,赴井冈山、遵义、延安等革命老区进行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三是突出实践锻炼。主动适应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形势任务,坚持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培养锻炼干部。创造性提出“3+6”的培养模式,在原有的3个月党校集中理论学习基础上,将学员选派至潞城棚户区、区总规办、区创城办、区重点办等副中心建设重点工程、基层一线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践锻炼,提升学员服务群众,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以交流展示为平台,深化近距离考察机制

突出“大干部”工作理念,不忘初心抓培训。培训干部是为了使用干部。在培训过程中,中青班学员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等特点都能有所体现。为此,区委组织部把中青班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途径,设置了早间沙龙、小组研讨、学员论坛、破冰拓展、论文答辩、结构化面试、演讲比赛等多个环节。组织部干部科室在重点环节跟班,深入了解学员的综合素质,既发现闯劲十足的“狮子型”干部,又识别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老黄牛型”干部。同时,针对学员的思想困惑和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对学员知识转化情况进行量化考评,考核鉴定存入干部档案,作为提拔任用的参考。

五、以总结宣传为手段,深化培训规律研究

突出总结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抓培训。一是注重日常宣传。根据中青班培训计划,提前制定宣传方案,利用通州电视台、《通州时训》、党校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培训氛围。二是注重新媒体宣传。为强化宣传效果,在抓好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微信群、北京干部教育网通州区分中心、通州干部教育培训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培训信息,加强学员交流互动,扩大培训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三是注重总结研究。为总结深化培训成果,3个月党校集中学习结束后,通过制作“专题片”“画册”“成果汇编”的形式,对培训的经验、调研的成果、学习的收获及时总结,推进培训成果的落实及转化。

上一篇:怀柔区“三三三”机制抓实干部党性教育

下一篇:中组部全国县级组织部长培训班到顺义区高丽营一村开展现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