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干部工作 > 正文
干部工作

海淀区抓住四个环节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为基层长远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文章来源:海淀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9

近年来,海淀区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大学生村官工作决策部署,特别是根据中央关于换届要加大从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的精神,立足区域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抓住“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做好工作,努力为事业发展储备一批优秀干部人才。

一是着眼事业,慎重选苗。针对海淀区城市化进程需求,结合农村拆迁腾退、基层治理和社会建设任务重等实际,按照保证质量、规模适度的要求,重点选聘法律、管理、经济、社会学等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创新运用现代测评方式,确保选来好苗子。大学生村官工作启动当年,即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2007年以来,全区共选聘大学生村官439名。目前在岗112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88.4%,中共党员占71.4%,来自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的占66%,大多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先后共20多名优秀村官被推荐列入为北京市选调生进行跟踪培养。

二是搭建平台,精心培育。区委组织部会同区人力社保局共同抓好岗前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知海淀、爱海淀,熟悉农村环境,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尽快适应新岗位。定期安排部分大学生村官到区直机关和镇机关进行跟班学习轮训和挂职锻炼,让他们参与党内重大教育活动、村“两委”换届、拆迁腾退、环境治理、产权改革和人口普查等重点工作,使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熟悉机关运行规则,提高文字写作、组织协调和群众工作能力。各镇将大学生村官列为村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为每位大学生村官指定1名机关干部作为联络人,定期与大学生村官沟通思想、交流工作,加强传帮带。各村结合大学生村官专业优势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压担子、给任务,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村务决策和日常管理中。

三是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实行区、镇、村分级管理。建立区委组织部直接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将村官作为了解基层党建工作和村情民情的重要渠道,确定一批优秀村官作为跟踪培养对象。落实区委工作责任,将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列入镇党委、村党组织党建述职考评内容。引导大学生村官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帮助他们成立“自管会”,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指导他们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社区青年汇等平台,开展“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增长才干”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工作交流、志愿服务和课题攻关等,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四是真情关怀,支持发展。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带领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坚持每年与大学村官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疑释惑、加油鼓劲,并及时协调解决驻村工作生活、落户办理以及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鼓励大学生村官参选村“两委”班子成员、应聘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岗位,全区已有15名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服务期满的5批共219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录用为公务员的占21.5%,进入事业单位的占16%,进入企业或自主创业的占27.4%,续聘的占15%,特别是近两年就业率均达到了100%。灵活多样的流动发展渠道,为吸引优秀大学生到海淀农村一线干事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门头沟区2016年领导干部“周末大课堂”开讲

下一篇:平谷区紧抓“三个关键”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