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实行“聚、育、留”三步走,打造全链条人才工作模式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丰台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09-14
丰台区坚持贯彻落实蔡奇书记到市委组织部调研讲话精神,结合区域人才工作实际,实行“聚、育、留”三步走,打造链条式人才工作模式,强化人才储备,盘活智力资源。
真功实做育人才。一是项目资才。突出市场导向,以人才工作项目为抓手,引进各类人才127人,培训人员2074人次,建立平台10个,连续支持打造了“丰台区重点行业领域聚才引智”“知识产权人才导航工程”等一批站位高、质量好、特色明显、带动性强的优秀项目,带动76家企业及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累计支持人才工作项目近百个,支持资金3000余万元,实现了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二是资源助才。建立央地人才合作共享机制,加大与航天一院、航天三院等在内的科研院所协作力度,发挥地域内人才、科技、资源优势,搭建项目信息共享、科技联合攻关、产业协作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推动区域科研院所科技力量、人才资源有效释放。三是氛围励才。举办丰台区青年文化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首届京津冀专利转化项目和创新创业国际论坛等活动,激励在服务丰台区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整合媒体资源和宣传力量,借助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首都人才等平台大力宣传丰台区专家人才典型和人才工作方法经验,营造“丰台欢迎人才,丰台成就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筑巢引凤聚人才。一是以园聚才。围绕丰台重点功能区建设,积极研究相关人才支持办法,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创业扶持、生活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区域创新创业。二是以业引才。重点围绕区域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产业,以“人才+项目”模式,开展“千人专家丰台行”等引才活动,吸引高端人才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化项目在丰台落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研发和人才发展基地。三是以平台招才。建立海外人才联络站,加强与国际引才组织、国际孵化器等市场主体合作,打造人才“离岸”交流平台;以“领英”等国际人才投资促进平台发布仪式为契机,开展“国际人才聚丰台”活动,举办“国际化人才发展论坛”,努力吸引国际人才资源。
优化服务留人才。一是领导带头联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和走访帮扶重点企业制度,统筹驻区央属研究机构和区域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情况统计,建立专家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内专家人才联系服务工作。二是政府牵头服务。整合区内政务资源,完善“聚才引智之家”服务,借助专业服务力量,为企业打造政企沟通、企业互动、人才培养、专家服务、岗位信息5大平台,构建为企业、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三是硬件迎头提升。以花乡樊家村人才大厦和村劳动力安置项目产业用地为核心载体,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创新等5类服务中心,完善人才服务链条、扩大服务供给,提升人才综合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