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自身建设 > 正文
自身建设

石景山区“四向”工作法加强街道吹哨能力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5-25

石景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深化、规范、先行”工作思路,不断推动重心向街道下移、力量向街道下沉,切实增强街道统筹领导辖区治理的能力,确保街道把哨子吹响吹好。

权力向街道下沉。9个街道全部建立了社会治理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将区城管执法局执法队全部下沉到街道管理,实现环保局、安监局、工商分局等7个职能部门派出骨干力量常驻街道,推动司法局、住建委、卫计委等9家单位与街道建立日常联系制度。目前,各街道综合执法平台共下沉执法力量250多人,并将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入街道。加大向街道赋权力度,380项综合执法行政处罚权下沉到街道组织实施,管理范围覆盖市容环卫、环境保护、城市绿化、街面秩序、工商食药等方面。建立“块统条专、以块为主、上下联动、快速处置”的工作体系,以采集与处置分离为原则,将采集到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时分派给属地街道和责任部门,由属地街道负责本区域内所有事件、部件的协调处理,强化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执法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作用。

力量向街道汇集。完善“1+3+3”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各街道召开地区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完善运行制度和议事规则,谋划决策地区重大事项。在151个社区全部建立社区大党委,党员社区民警、物业经理担任席位制副书记,促进社会单位与社区群众共商共治、共驻共建。健全区、街道、社区纵向联动机制,探索推行区、街道党员领导干部担任下一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深化拓展石景山“老街坊”品牌内涵,以“双报到”工作为契机,开展“社区吹哨我报到,文明创建我先行”主题活动,引导报到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融入“老街坊”,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目前,各社区共接收在职党员26484人,其中区属在职党员10544人,报到率达到了113.8%。

资金向街道倾斜。加大对基层保障力度,设立每个街道每年1000万元的民生家园建设资金,作为街道自主经费,专门用来解决居民房前屋后的问题。将社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社区公益金等各渠道资金统一整合打包,设立了每年8000万元的“社区党建统领服务群众经费”,为每个社区每年提供50万元经费支持。建立每年2000万元额度的“两新”组织党建经费,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活力。健全社区党建统领服务群众经费和“两新”组织党建经费管理制度,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经费用好用足用实。

考核向街道集中。深化“区考核块、块考核条”考核制度,连续两年由区委区政府统一组建综合考评组,对街道进行综合性督查考核,全面取消了各职能部门对街道的单独考核,变为由街道对职能部门参与地区事务情况进行考核。实施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与被考核对象的选拔任用挂钩,与被考核单位专项经费核定挂钩,促使全区各单位共同参与、全力配合街道开展社会治理工作。赋予街道对下沉人员的考核和任免建议权,有效调动下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上一篇:密云区紧扣“三要素”,做实“五报到”

下一篇: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转作风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