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党委党建领航促发展,文旅融合惠民生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2-19
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持续深入,对通州区文旅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党委针对创新文旅融合缺少发力点、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动力不足等现状,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坚持理念融合、完善机制融合、推动力量融合,不断增强通州旅游的吸引力和运河文化的影响力。
一、坚持理念融合,持续增强文旅核心聚力
突出党建领航。坚持融合理念,突出政治属性,将通州区文旅工作放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宏图伟业中高标准谋划推进。以深化“党建规范、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示范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持续打造政治属性更加鲜明、政治信仰更加坚定、政治功能更加突出、政治生态更加清朗、政治本色更加彰显的文旅机关,坚定以党建引领文旅工作的信念。
推进责任融合。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重点任务一体落实,党组织书记自觉履行党建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党员干部承诺践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深化学用结合。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紧密结合,利用副中心“三大建筑”、平津前线总前委旧址等优质文旅资源,开展实地调研、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完善机制融合,助推文旅事业提质增效
创新工作机制。机关党委定期听取党支部工作情况汇报,每季度对各支部进行工作点评,推动各支部互学互促、共同提高。点评过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增长近187万平方米,排名从全市第15位跃升并保持在前三。
开展特色实践。开展“为文旅局增光,为副中心添彩”主题实践活动,党支部认领、破解业务难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机关党委在汇总党支部活动成果基础上,制定《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吸引127家企业落户副中心,着力解决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困难等问题。
夯实基层堡垒。对党支部开展全方位政治体检,形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整改落实、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文物所党支部围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建“四普”走访队,与20余个村党组织“手牵手”互助共建,完成70余处“三普”文物复核和60余条新发现文物线索记录,为传承弘扬运河文化提供基础保障。
三、推动力量融合,汇聚文旅发展新动能
教育培训促融合。用好“文旅讲堂”“小微课堂”等平台,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共产党员、一线干部代表等轮流上台讲课,鼓励党务干部学业务、业务干部学党务,形成了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生动局面。
体悟实训促融合。打破岗位界限,从各党支部抽调年轻干部下沉重点景区、文旅企业、关键项目,让干部多岗位锻炼实训,全面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本领。
攻坚克难促融合。面对大运河AAAAA景区创建等重大任务,迅速抽调各党支部业务骨干,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短时间内打造出25公里特色滨河游览环线,完成“三庙一塔”片区的整体提升改造,为北京(通州)大运河A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通过验收作出了贡献。
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党委坚持理念融合、完善机制融合、推动力量融合,以党建促业务,以融合促发展,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点亮群众幸福生活,推进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先后获得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以及中宣部“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