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通州区新华街道“四联机制”走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1-14

通州区新华街道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探索建立思路联划、组织联动、资源联通、治理联抓的“四联机制”,推进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新华街道“副中心有我”的社会动员工作体系,全面提升街道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思路联划,做优“机制链”

做深做实“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机制。持续深化新华党建品牌“双协商”议事服务机制,做实做强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突出党建联建、资源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健全议事决策机制,持续完善参与机制、丰富参与渠道;团结“两新”组织、工会、妇联、商会、科协、文联、青联等各类组织共抓基层党建、共推基层治理、共同服务群众、共促区域发展,着力打造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持续深化“热线+网格”工作机制。成立功能型网格党组织,建立“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的服务模式。聚焦网格诉求精准服务,探索实施“五微”常态化治理模式,即巡查微网格、搭建微平台、处置微事务、联动微协商、提升微效能,规范“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记录、网格志愿服务力量登记台账和特殊群体”三本台账,持续抓好物业、企业、党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做好各类问题的主动排查和加快处置。

不断完善“线、环、体”接诉即办机制。打造无空白“流水线”、上下同心“聚能环”、基层治理“共同体”,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党工委抓总、六办纵向到底、社区支部横向到边、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筹兜底”的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党工委班子成员逐一主动认领重难点案件,包案负责,对重点网格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充分发挥一线调研、专题调度、监察会议、月度点评闭环工作法,狠抓降量提质和提高原始解决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反映的高频共性问题。

二、组织联动,做实“责任链”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力量,拓展社会动员路径,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合力。将深化党员“双报到”作为破解社会动员难题的重要抓手,动员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加强引领凝聚,聚合分散在“两新”组织中的党员以及退休的老党员,并持续建立培育流动党员党支部、企业党支部,凝聚社区、驻街道单位等力量,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主体,实现辖区流动人口、企业职工和居民的再组织化。

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逐步组建职工志愿队伍,不断提高志愿者数量。支持和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激发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力。积极发挥巾帼志愿者、巾帼志愿家庭的作用,引导各层面的青年、女性代表参与社会动员,丰富工作载体。强化青年志愿者群体作用发挥,积极开展扫雪铲冰、防汛应急处置、综合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活动。

发挥辖区人大、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开展“副中心有我,代表有为”“问政问需”活动,人大代表深入网格,围绕停车、物业管理、民生等问题问政问需。区政协新华地区(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站围绕“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运河商务区亟待完善配套提升入驻率”开展协商议事,聚焦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和推进方向。

三、资源联通,做强“保障链”

充实网格力量,做好人才保障。组建由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监督员、兼职网格员和处置人员组成的专兼职队伍体系,接收各委办局行业部门到辖区网格报到人员,街道职能科室人员下沉网格,社区“两委”、社区工作者及楼门长等志愿骨干全部纳入网格,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通畅高效的网格优势;建立穿警服的副书记工作队伍,任命9名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站)党组织副书记,充实基层力量。

稳定经费投入,做好资金保障。构建稳定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社区、工作站有能力抓党建、促治理、做服务。2024年,新华街道共实施志愿公益类、服务支撑类、文明风尚类、教育学习类等110余项民生服务项目和党建活动项目。

整合辖区资源,做好平台保障。不断发展壮大社区治理服务共建队伍,通过区域化党建、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等途径,引导辖区单位主动加入,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结合商务区特点,将企业作为多元共治的主体,引入“三个清单”开展协商治理、协商服务,引导企业、公寓业主从议题征集、项目讨论、项目实施、资源筹集、项目监督全程参与到商务区治理中来。

四、治理联抓,做暖“服务链”

聚焦“七有”“五性”,提升民生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扎实做好低保、残疾人等各类困难群体“两节”慰问工作,实现精准帮扶。全力稳就业、促就业,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加大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力度。不断优化为老服务质量,依托养老驿站为服务对象提供助餐、清洁、日间照料等服务。精准锁定百姓需求,积极回应民众期盼,持续开展“小微项目惠民生”。

聚焦“多元解纷”,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坚持构建党工委领导、综治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大综治”工作格局。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定期组织各部门、各社区及工作站召开会商会,针对辖区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同研判解决;建立矛盾纠纷研判化解机制,依托接诉即办联动机制,做好跟踪问效,确保整体社会面的稳定;建立联合执法和点名包案两项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问题,做到一事一策,分类实施化解。

聚焦“优化营商”,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探索建立街道级惠商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智慧招商小程序建设,用好用活街道商会、社会组织联合会、科技协会等公益性组织,为企业招引、落地服务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保障。全力抓财源促发展,建立招引企业项目落地储备库和优质企业项目库,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加强对具备升规纳统条件的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跟踪培育,落实“服务管家”制度,高效开展服务,构建亲商宜商发展新生态。

上一篇:门头沟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真抓实干,以攻坚克难的勇气谋划和推进社会工作

下一篇: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党建引领赋能社会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