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通州区马驹桥镇:“热线+网格”,书写基层善治新答卷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6-06

通州区马驹桥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探索“热线+网格”闭环管理、同向发力、双向融合的工作新模式,锚定四个目标、实施六项工程、落实二十一项任务、强化三项保障,构建“4621”工作体系,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锚定“四个目标”,把牢治理“方向盘”。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向基层治理一线延伸。结合全镇村、社区与功能型网格实际,分类推进网格党建工作,将党的组织建在网格上,切实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全面压实各级责任。明确“三级、四级”网格管理及工作职责,形成“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的综合性网格队伍;针对住宅结构多样、企事业单位集聚、土地复合利用等情况,创新构建功能网格,并由专人进格落责,确保格中诉求有人负责、有人解决。全面融合热线网格。强化“热线指导网格、网格辅助热线”工作机制,提升网格案件流转、分析研判、统筹调度、问题解决等工作效能,将网格打造成为“未诉先办”主阵地,有效吸附热线工单,切实助力接诉即办降量提质。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持续优化组织架构,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切实增强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意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格局,有效提升全镇基层治理水平。

二、实施“六项工程”细化“二十一项”任务,打好治理“组合拳”。

以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节点清晰化为抓手,将6项工程细化分解为21项具体任务,明确各项任务责任科室,强化节点管控,系统推动“热线+网格”治理效能全面释放。一是党建引领强基工程,红色引擎赋能治理末梢。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融合,确保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网格中“落地生根”。二是网格筑底固本工程,精耕细作筑牢治理基石。建立责任清晰、全面覆盖的网格工作体系,推广“副中心有我”小程序、“随手拍”等数字化工具,拓宽诉求发现渠道,激发治理新活力。三是多元共治提效工程,协同联动凝聚治理合力。通过构建“网格长统筹、专兼职落格、多方协同”闭环治理链条,整合专兼职力量、包村(社区)干部、下沉执法力量、职能科室等多元主体,协同处置跨部门、跨领域治理难题,实现问题发现与矛盾化解的“格内闭环”。四是源头治理攻坚工程,未雨绸缪化解治理隐患。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网格巡查前置预警机制,基于热线诉求高频点位及季节性高发问题,开展网格巡查工作,强化源头阻断和动态监管,做到发现问题快速响应、及时处理。五是监督考评长效工程,奖优罚劣激发治理活力。通过“考核激励+责任倒查”双向发力,推动“热线+网格”工作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六是品牌塑造提升工程,创新示范树立治理新风。将治理经验和区域特征相结合,深化“马桥近邻”基层治理品牌建设,通过构建“近邻客厅”协商共治、“一楼一品”特色门楼、“小哥加油站”新就业群体服务等多元品牌矩阵,举办“近邻大舞台”“社区邻里节”等文化活动,打造“新时代好邻居”评选与“邻里农场”等创新项目,形成资源齐分享、有事共商量、困难相互帮、邻里一家亲的和谐局面。

三、强化“三大保障”,跑出治理“加速度”。

一是完善机制筑基,闭环管理构建治理“防火墙”。建立周会商、月调度、“每月一题”机制,对高频诉求、疑难网格案件同步调度和集中研判,明确责任主体、化解路径和办结时限。二是培养人才强基,多元培育锻造队伍“生力军”。激励”双轨机制,组织网格长、网格员赴中仓街道、小米汽车工厂、来广营乡等单位开展培训学习,不断提升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统筹资金兜底,精准投入赋能民生“助推器”。统筹接诉即办专项经费与“小微项目”资金,精准投向民生短板问题治理,解决房屋漏雨、护栏破损等“小修快补”任务,实现“小资金撬动大民生”的治理效果。

上一篇:西城区广内街道搭建社区党组织书记“四化”成长与履职模型

下一篇:顺义区赵全营镇实施三个专项行动 激活党员队伍新动能